古籍书目 > 三易洞玑

书名《三易洞玑》
作者
版本十六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三易洞玑》·十六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黄道周撰。道周有《易象正》,已著录。是编盖约天文历数归之於《易》。其曰《三易》者,谓伏羲之《易》,文王之《易》,孔子之《易》也。曰《洞玑》者,玑衡古人测天之器,谓以《易》测天,毫忽不爽也。一、二、三卷为伏羲经纬上、中、下,即陈、邵所传之《先天图》。四、五、六卷为文图经纬上、中、下,即《周易》上、下经次序。七、八、九卷为孔图经纬上、中、下,即说卦传出震齐巽之方位。十卷、十一、二卷为杂图经纬上、中、下,则杂卦传之义。十三卷为馀图总纬,则因周官太卜而及於占梦之六梦,眂祲之十煇,以及后世奇门太乙之术。十四、十五、十六卷为贞图经纬上、中、下与杂图相准,有衡、有倚、有环。衡者平也,倚者立也,环者圆也。其自述曰:夫子有言,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凡《易》之言语文字,仅修辞尚玩之一端。即焦、京、管、郭幽发微中,取验不过一时,揲扐不过数策。圣人之不为此钻仰,亦已明矣。舍此二条,夫子所谓三极并立,穷变极赜,范围曲成,与天地相似者,果为何物。盖天、地、人之象数,皆具於物。布而为历,次而为律,统而为易。去其图蓍,别其虚实,以为《春秋》、《诗》。又以孟子所言千岁之日,至五百兴王为七十二相承之历,故是书之作,意欲网罗古今,囊括三才,尽入其中。虽其失者时时流於禨祥,入於驳杂,然易道广大,不泥於数,而亦不离於数,不滞於一端,而亦不遗於一端。纵横推之,各有其理。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序云,郑多参天象,王全释人事。天道难明,人事易习。易之为道,岂偏滞於天人哉!故道周此书,乍观似属创获。然郑康成解随之初九云,震为大途,又为日门,当春分阴阳之所交,此道周言岁气之所本也。故云晷益则日损,晷损则日益。康成解比之初六云,有孚盈缶,爻辰在未,上值东井,井之水人所汲,故用缶,此道周言星名之所本也。故云坤为箕,复为尾,斗之翕舌则为噬嗑,牛之任重致远则为随。卦气值日始於京房,充之则为元会之运。推策定历,详於一行,衍之则为章蔀之纪。推其源流,各有端绪。史称其殁后家人得其小册,自推终於丙戌年六十二,则其於藏往知来之道,盖非徒托空言者。然旁见侧出,究自为一家之学。以为经之正义则不可,退而列诸术数,从其类也。

──右“术数类”数学之属,一十六部,一百四十七卷,皆文渊阁著录。

(案:《太玄经》称准《易》而作,其揲法用三十六策。王谠《唐语林》曰:王相涯注《太玄》尝取以卜,自言所中多於易筮,则《太玄》亦占卜书也。然自涯以外,诸儒所论,不过推其数之密,理之深耳,未闻用以占卜者,亦未有称其可以定吉凶、决疑惑者,即王充以下诸儒,递有嗤点,亦未有诋以占卜无验者。则仍一数学而已。故今仍隶之数学,不入占卜。《玄包》、《潜虚》以下亦以类附焉。《皇极经世》虽亦《易》之馀绪,而实非作《易》之本义。诸家著录,以出於邵子,遂列於儒家。然古之儒者,道德仁义,诵说先王。后之儒者,主敬、存诚、阐明理学。均无以数为宗之事,於义颇属未安。夫著述各有体裁,学问亦各有派别,朱子《晦菴大全集》,皆六经之旨也,而既为诗文,不得不列为集。《通鉴纲目》亦《春秋》之义也,而既为编年,不得不列为史。此体例也。《阴符经刊误》、《参同契刊误》,均朱子手著,而既为黄老神仙之说,不得不列为道家。此宗旨也。邵子既推数以著书,则列之术数,其亦更无疑义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相关古籍书目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