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民族史 > 沃沮

①古族名。来源于古※貊族。《后汉书》等有传。有东(亦称“南”)沃沮、北沃沮之分(一说东沃沮即沃沮,包括南、北沃沮)。旧据《辽史》多认为在今辽宁海城县一带;今一般据《后汉书》等称,其“在高句骊盖马大山之东,东滨大海;北与挹娄、夫余,南与貊接”,认为东临日本海,西以朝鲜狼林山脉东麓及中国延边地区为界,南达元山市北,北至中国吉林省珲春县境与挹娄为邻(一说北有兴凯湖以南地)。西汉武帝前,臣属卫氏朝鲜。汉元封三年(前108)武帝灭朝鲜后,置郡设县,其地为玄菟郡辖境的一部分,玄菟郡治所初就置于沃沮城(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附近)。因部族弱小,高句骊兴起后不久即被兼并:《三国史记》载,高句骊始祖东明王十年(前28)灭北沃沮,并以其地为城邑;大祖大王四年(公元56)取东沃沮地为城邑,拓境东至沧海(今日本海),南至萨水(今清川江)。后逐渐被高句骊族同化(一说北沃沮后与勿吉融合形成号室靺鞨,即靺鞨号室部)。地宜五谷,人善种田,农业生产已相当发达。产貊布,有鱼、盐等土特产品。人质直强勇,因少牛马,习于“持矛步战”。衣、食、住、行和语言等,与高句骊族类同。社会内尚“无大君长”,只邑落“各有长帅”。流行死者遗骨“举家皆共一椁”葬俗。 ②见“窝集部”(2297页)。

沃沮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