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 > 水经注

    四十卷。郦道元撰。郦道元(469-527年),字善长,幽州范阳涿郡(今河北涿县)人,北魏著名地理学家。孝文帝时,历官尚书主客郎、治书侍御史,累迁辅国将军、东荆州刺史、御史中尉等。居官号称严猛,为权贵所不容。南齐皇子萧宝夤因亡国投奔北魏,后又欲谋叛。北魏孝明帝以郦道元为关西大使,查办萧宝夤谋叛事,被萧宝夤杀害。一生博览,好著述,撰有《本志》、《七聘》等,流传至今者,唯《水经注》四十卷。《水经》是一部古地理书,专记全国河流源委和所经地理,旧题东汉桑钦撰,又有以为晋郭璞所作。清代四库馆臣考辩,以其作者为三国时人,迄今为多数学者沿用。其书内容简略,只述一百三十七条水道,有的只不过简短到一、两句话。郦道元据以为纲,详加补注,叙述了一千三百五十余条水道,注文三十余万字,为原书二十余倍。其注征引广博,依水道沿途历记山川、都市、冢墓、祠庙、第室、石刻、名胜、故事、歌谣、怪异,并及于动物、植物。据统计,其注引用古书多达三百余种。其中,颇有一些极珍贵的古代史料。如卷十四鲍丘水下所附高梁水条,引用了晋惠帝元康五年所立《刘靖碑》,知曹魏时曾修车箱渠,“自蓟西北径昌平,东尽渔阳潞县,凡所含润四、五百里,所灌田万有余顷”。这一记述,较比《三国志·魏志·刘靖传》详实而具体。再如卷二十九比水条下所记樊宏在湖阳为一个田庄实况,更为史书所不多见。《水经注》与其说为《水经》作注,实不如说是郦道元的再创作。只是由于他生活在南北对峙的历史年代,对南方的地理形势仅凭耳闻,未曾目睹,形成其书“详于北而略于南”的不足。该书在中唐以前尚未为世人所重视,以致宋初修《崇文总目》时,称其已佚五篇(卷),乐史《太平寰宇记》所引滹沱水、洛水、泾水等已不见于传本。自明以来,唯有万历时朱谋玮笺校注本流传较广。至清,致力于该书的学者不下二、三十家,成为其间“显学”,名为“郦学”。最初,以全祖望、赵一清、戴震最为著名。全祖望有《七校水经注》,赵一清著《水经注释》重加厘订后人所注,并考补了所佚五卷中的二十一条水道。戴震则据《永乐大典》详加校勘,补正了七千二百九十余字。至清末,王先谦汇众家之说,著成《合校水经注》。民国初年,杨守敬又有《水经注疏》和《水经注图》。原想写成《水经注疏》八十卷,未完而卒,由其学生熊会贞续成,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可谓集大成之作。但尚有许多细致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

水经注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