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 > 解蔽

荀子》篇名。解,解除;蔽,“言不能通明,滞于一隅,如有物壅蔽之也”(《荀子》杨倞注)。指排除主观之种种障碍因素,以准确反映客观实际。主观障蔽为感官遭到扰乱,如“厌(压)目而视”,“掩耳而听”;客观障蔽为外物使感知产生错觉,如山上望牛若羊,山下望木若箸。强调发挥“心”即理性思维之作用,做到“虚一而静”,破除“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的片面性,以取得“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伦),莫论而失位”的认识效果。文中批判先秦诸子之蔽:“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执而不知知,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该篇的局限是夸大“心”和“圣人”的作用。

解蔽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