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 > 尉

官名。武官统称。春秋时晋国上、中、下三军均设尉,主发众使民。战国时,赵国设中尉,掌京师警卫。各国又设国尉、都尉等。秦以国尉为武官之长。县、郡所设掌一县或一郡之兵政。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中央设太尉等,又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各郡有都尉、县有县尉。汉代沿置。魏、晋、南朝亦置,员数、品秩有所不同;京师及部分重要地区或置都尉、经途尉、左右尉。隋代为郡县属官,位丞下正上,上郡从八品,中郡正九品上,下郡正九品;上县从九品上,中县为从九品。大业三年(607)改称正;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复称曰尉,京县六人,从八品下;畿县二人,正九品下;上县二人,从九品上;中下县、下县各一人,从九品下。又,隋太子典书坊内属置二人,掌内车舆之事;武散官有八尉,自正六品至从九品。隋唐诸牧监统领各牧或马牛之群亦置一至二人。宋代为县尉简称。金代亲王府属官亦有此职,掌警卫侍从,秩从四品。

尉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