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 > 通仓

明清仓库名。明代设于通州(今北京通州区)。永乐、天顺间陆续设置。包括大运西仓、大运南仓、大运中仓、大运东仓等十六仓。收贮改兑京师之漕粮,支付京营官军正、二、七、十二月本色俸饷。各仓设大使一人,副使、攒典、斗级若干,修仓夫员名额不定。以户部尚书或侍郎偕同内官总督之。各仓设有经行卷簿,记录漕粮出纳,历任仓官相沿交割。又置牌一面,书收粮数及部运官吏、旗军、粮长、攒典、斗级之名,以备巡仓御史点视考查。清为通州西、中两仓合称,与京仓分贮各省漕粮。设总督仓场右侍郎,顺治十五年(1658),定满汉各一人,驻通州,总理京、通各仓粮务。于西、中两仓设满汉监督各一人,管理仓务,负责收储支放等事。每年可储粮四十八、九万石,乾隆三十六年(1771),定例为年储三十余万石。

通仓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