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 > 流民

因战乱、灾荒或不堪赋役而流亡的民户。自秦汉至明清历代均有,而程度不同。秦末,由于战乱造成大量民户流亡,西汉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流民归乡,户口繁息。武帝以后,民户流亡现象重趋严重。元封四年(前107),关东流民多达二百万,无名数者四十万。成帝时,因饥馑而死于道路者数百万。东汉初规定,流民归本乡者,所过郡县供应食宿;无名数而占籍者,赐爵一级。但至东汉末,因战乱流亡者日众。西晋永嘉末,大量民户再次流亡,由北方南徙。隋末,因炀帝大兴土木及连年用兵,民户不堪重负而大量逃亡,以致酿成暴动。唐初,随着经济恢复,流亡农民暂得安置。但当时赋税以人丁为本,仍无法根本解决民户流亡,出现大量客户,开元九年(721)即括得八十余万。至唐后期,各地两税定额不等,民户舍重就轻,流民复增。两宋时期,与辽金战事频仍,为避战乱流亡者甚众。元末群雄混战,再次形成流民高潮。明初推行流民安置政策,流民或归原籍,或就地垦种,国家控制户籍骤增。明中叶后,北方庄田侵占田地,南方乡官豪绅兼并民田,数以百万计民户从南北向荆、襄一带流亡,自行耕垦荒田,酿成荆、襄流民大起义。明政府被迫于当地设县安置。其后政府为防止民户流亡,多方采取措施,加之城镇兴起后容纳部分流亡农民,流民问题有所缓解。但终明清之世,迄未断绝。

流民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