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 > 都

①京都、国都。《书·说命中》:“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孔疏:“设都,谓设帝都及诸侯国都。”《释名·释州国》:“国城曰都。都者,国君所居,人所都会也。”《史记·周本纪》:“而作丰邑,自岐下而徙都丰”;《汉书·地理志》:“汉兴,立都长安”,均此意。②西周及其以前封邑,有城垣宗庙的称都。《左传》隐公元年(前722):“都城过百雉(三百丈),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又庄公二十八年(前666):“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定公十二年(前498),“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即指费、郈、成为三桓之都。西汉时亦称列侯封邑为都。《汉书·晁错传》:“列侯就都。”师古注:“各就其国也。”③传为上古地方行政区划。(1)《周礼·地官·小司徒》:“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2)《管子·度地》:“故百家为里,里十为术,术十为州,州十为都,都十为霸国。”(3)《广雅·释地》:“八家为邻,三邻为朋,三朋为里,五里为邑,十邑为都,十都为师,州十有二师焉。”④泛指城邑。《诗·鄘风·干旄》:“在浚之都。”《毛传》:“下邑为都。”《史记·商君列传》:赵良说商鞅曰:“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于鄙。”司马贞《索隐》:“卫鞅所封商、于二县以为国。其中凡有十五都,故赵良劝令归之。”张守节正义:“公孙鞅封商、于十五邑,故云十五都。”其中工商业特别发达者称名都。《战国策·秦策》陈轸说楚王曰:“伐秦非计也。王不如赂之一名都。”鲍彪注:“都,邑有闻于时者。”战国齐有*五都,西汉时也有五都。⑤北宋乡村基层政权组织和行政区划。神宗时实行保甲法,规定每二百五十户为一都保,其下有十大保,五十小保,每都保设都、副保正各一人,负责治安。后各地或改里为乡、都两级,或都、里并行,或仍维持乡、里区划。都名往往依数字顺次排列,如丹徒县洞仙乡有十六都、十七都、十八都、十九都之类。有些乡、都区划一直延续到后代。⑥晚唐以后的军队编制单位。唐光启元年(885),田令孜募新军五十四都,每都千人。当时各都往往有名目,如武宁军(徐州)有银刀都之类。宋承唐制,亦以都为军队编制单位。一百人为一都。其统兵官,马兵称军使、副兵马使;步兵称都头、副都头,其下有军头、十将、将虞候、承局、押官。南宋屯驻大兵无都的编制。

都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