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 > 冠礼

男子成年所举行的加冠礼,行礼年龄及具体仪式因时、因阶层而有不同。周代仅限于贵族男子于二十岁时行冠礼。天子、诸侯则十二岁即可行之。礼仪一般由父或兄主持,于春二月选定吉日,在宗庙举行。行冠礼前三日,又以蓍草占卦,从父兄的僚友中选定“宾”(负责加冠者)和“赞”(协助加冠者)。行冠礼时,由宾在阼阶(主人之阶)上为受冠者加三次冠:加缁布(黑布)冠,表示从此有治人之权;加皮弁,表示从此有服兵役的义务;加爵弁,表示从此有参加祭祀的资格。加冠后,由宾为受冠者取字,作为其日后在社会上的正式称呼。后代冠礼也行及庶民。明代皇帝、太子又称加元服仪。于十二岁至十五岁时行礼。官员、庶民十五至二十岁行礼。洪武三年(1370)定制,皇帝加冠,礼仪甚烦,由太尉、太师主持。但终明之世,仅神宗幼年登极,且为太子时已行礼,遂从略。太子加冠,始定于洪武元年(1368),皇帝主持,以三公、太常卿为宾赞,共加三冠,一祝醴。始加折上巾,再加远游冠,三加九旒冕。成化十四年(1478)三月,改初加翼善冠,再加皮弁,三加冕旒。万历二十九年(1601)改于文华殿东序。品官初加缁布冠,再加进贤冠,三加爵弁。庶民初加巾,再加帽,三加幞头。

冠礼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