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 > 官田

公田之一种。与民田相对而称。(1)官府或王室占有之田地。《周礼·地官·载师》:“以官田、牛田、赏田、牧田任远郊之地。”其解释有二:一、郑玄注:“官田,庶人在官者,其家所受之田也。”即指授给为官府供职服役平民之田地。二、贾公彦疏引郑众云:“官田者,公家之所耕田。”即指由官府管理耕种之田地。(2)属于国家所有之无主荒地。(3)与“私田”相对,即由官府组织耕种或由民户承种缴纳官租之田地。官田为国家所有,不准私人买卖。《汉书·元帝纪》:“北假田官。”颜师古注引李斐曰:“主假赁见官田与民,收其假税也。”《晋书·慕容皝载记》:“持官府牛田者,官得六分,百姓得四分;私牛而官田者,与官中分。”后多沿其制。北宋以后官田名目有屯田、营田、官庄、赡养庄田、职田、学田、养济院田、官祭田等。明代官田名目更多,除屯田、庄田、百官职田、学田外,并有还官田、没官田、断入官田、牧马草场、牲地等。清代旗田为特殊性质官田。官田租税一般明显重于同等私田。明嘉靖后,官田多私下买卖,官府失控,官民田租税逐渐平均。至明末,官民田差别已基本消失。

官田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