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 > 别驾

官名。(1)亦称别驾从事、别驾从事史。汉代州部佐吏。因从刺史行部,别乘传车,故谓之别驾。据应劭《汉官仪》,元帝丞相于定国以州大小定吏员,治中、别驾、诸部从事各一人,秩皆百石。秩虽轻,职却重,有“其任居刺史之半”的说法,与治中从事同为州之上佐,事无不统。三国魏、蜀、吴皆置。晋沿魏制。南朝宋主吏员选举,多以六品官出任。南齐沿之。梁扬州别驾为十班,陈为六品,他州高者六品,低者九品。南朝宋以后,其位虽日崇,而职任渐为州佐所夺。十六国前秦、前凉、后秦皆置。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改定官品,司州别驾为从四品上,他州别驾依州等不同,自正五品至正七品。北齐沿置,司州从四品上,上州正六品上,中州从六品上,下州正七品上。魏、晋、北魏前期,别驾例用本州人,由刺史自行辟除。其后,渐为朝廷任命。北周时,州、府佐吏渐混为一系。隋、唐为府州上佐之一,迭与长史互改名称,亦或并置,多无实际职任。因品高俸厚,常以安置贬谪大臣,时有废罢。隋炀帝时,一度于司隶台设二人,分察畿内。宋代诸州皆置,无职掌,或特恩授流外之人,或安置贬谪官员。(2)明清为各府通判的别称。

别驾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