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 > 李颙

明末清初盩厔(今陕西周至)人,字中孚,别署二曲土室病夫,学者称二曲先生。幼孤贫,艰苦力学,遍读经史子集以及百家释道之书。曾搜集晚明以贫贱起家卒成“理学巨儒”之十余人事迹,编为《观感录》以自励自勉。四十岁后曾在江南、关中讲学。以“明学术、醒人心”(《匡时要务》)为己任。与孙奇逢、黄宗羲并称三大儒。清廷屡次征聘,皆坚辞不出;康熙召见,以死拒之。对宋明理学持修正态度,对朱、陆异同,主张取舍其间,用其所长。提出“明体适用”主张,以“识心悟性,实修实证”为明体,“开物成务,康济群生”为适用(《盩厔答问》),读书主张博览,反对只读《四书》、八股。将群籍分为“明体”与“适用”两类,后者包括武备、律令、农政、水利、泰西水法、地理等。认为明体而不适用便是腐儒,适用而不明体便是霸儒,既不明体又不适用便是俗儒。大力提倡立会讲学,认为立人达人、移风易俗、拨乱反正、旋乾转坤,“全在讲学”。学术上以“悔过自新”为宗旨,晚年强调愈甚,自认为是对古今名儒“倡道救世”宗旨的概括,并谓“自新之功”“不必骛高远、说精微、谈道学、论性命,但就日用常行、纲常伦理、极浅极近处做起”(《二曲集》卷六),仍含有对理学之批评。著作早年有《帝学宏纲》、《经世蠡测》、《时务急着》以及《十三经注疏纠缪》、《廿一史纠缪》等,均未流传。今有《关中李二曲先生全集》(简称《二曲集》)。

李颙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