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 > 大溪文化

长江中上游地区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因1958年首先在重庆巫山大溪镇发现,故名。其年代约为公元前4400—前3300年。主要分布在重庆境内,湖北西部、中部及湖南北部。陶器以红陶为主,灰陶、黑陶次之,多手制,部分黑陶轮制。器形有圜底釜、釜形鼎、盂、簋、碗、碟、罐、瓶、钵等,大都素面无纹,少数有弦纹、堆纹。彩陶少见,一般绘以平行线条纹、弧形纹、横人字纹等。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常见有斧、、凿、镞,少量打制石锄和矛,并有陶纺轮、网坠,骨制的针、矛、锥与蚌镰等。装饰品有骨、牙、玉制品,常见笄、松绿石耳坠、象牙臂圈、玉璜、玉玦、玉坠、蚌珠等。葬式复杂,直肢与屈肢并存。屈肢形式多样,如仰身屈肢、侧身屈肢等,蜷曲程度远过于其他文化的屈肢葬。随葬品多寡悬殊,有的达三十余件,有的一无所有。农业已相当发展,但渔猎仍占有重要地位。时代比屈家岭文化早。

大溪遗址出土的彩陶罐

大溪文化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