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 > 扬州

①古族名。越人的一支,分布于今江西一带。《逸周书·王会》载,周成王时,曾参加成周之会,并以“禺鱼”为献。春秋、战国时分属吴、越、楚三国。楚灭越后,其族一部降附于楚,一部随越王之族东逃海滨,后成为东越;另一部分则逃入深山之中。②古“九州”之一。《书·禹贡》:“淮、海惟扬州。”《周礼·职方》:“东南曰扬州。”《尔雅·释地》:“江南曰扬州。”“淮”指淮水,“海”指东海,“”指长江。③州名。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安徽淮河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武穴市和英山、黄梅,河南固始、商城等县地。东汉治历阳(今安徽和县),末年移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北)。三国魏、吴各置扬州:魏治寿春;吴治建业(今江苏南京市)。西晋灭吴后复合,治建邺(建业改名,建兴初又改建康)。其后辖境渐小。隋开皇九年(589)改为蒋州,移治石头城(今南京市清凉山)。唐武德八年(625)改蒋州为扬州,乾元元年(758)改为升州。④州、路、府名。隋开皇九年改吴州为扬州,治江都(今扬州市)。唐辖境相当今江苏扬州、泰州、江都、高邮、兴化、六合、泰兴、海安、如皋、姜堰和安徽天长等市、县地。为淮南道治。五代吴都此,改为江都府。周显德五年(958)平南唐后,复改为扬州。宋为淮南东路治。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为扬州路。地当运河交通要冲,唐时为对外贸易海港之一,经济、文化繁荣,有“扬一益二”之称。

隋唐扬州城遗址

扬州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