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 > 市易法

王安石新法之一。熙宁三年(1070),王韶曾于秦凤路古渭寨(今甘肃陇西境)置市易务。后魏继宗上书,以为京师物价在富商大姓的垄断下,波动剧烈,商旅受困,国用窘迫,要求设常平市易司以平抑物价。五年,遂定市易法,设在京市易务,从内藏库拨出钱一百万缗为市易本钱。其法:召在京诸行铺户与牙人充市易务行人、牙人;遇商旅至市易务投卖货物,行人、牙人与商客同定价格,按行人所需数,由市易务收买;行人可用“契书金银抵当法”(即以本人所有或转借他人的产业金银作抵押)或“结保赊请法”(五人以上结为一保)均分赊请所需货物,立限送纳价钱,半年出息一分,一年出息二分;行人所不需而可收蓄变转的货物,则用“贸迁货物法”,由市易务折博收买,再随时估价出卖。其三司库务所需诸物,若比在外科买省官私烦费,即亦就市易务收买。开封府行市易法后,全国较大城市亦陆续设置市易司或市易务。六年,在京市易务改为都提举市易司,统诸州市易务。此法行,对城市豪商兼并之家起了一些限制和抑制作用。

市易法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