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 > 御注道德真经

    ①四卷。唐李隆基(685-762)撰。李隆基,即唐玄宗、唐明皇。李隆基崇尚道教,撰有《御注道德真经》四卷、《道德真经疏》十卷。《御注道德真经》,又称《道德真经注》。唐以前研究《道德经》并为其作注者,有汉严尊、河上公,魏王弼等多家。李隆基认为以前各家注本都不精当,他担心玄元妙旨将坠,恐怕无为之理将失,所以作此书。全书分《道经》上下、《德经》上下各为二卷,共四卷。总分为八十一章,每章以开头三五字为章名,都依古本。李隆基自序称“撮其指归,虽蜀严而犹病;摘其章句,自河公而或略。”于其经内,阐述修身之本,于其言外,宣讲理国之方,择取古注之善解,大致平和顺畅。但也有不当之处。如于第二十章,“我独于人而贵食母”句,古本及马王堆出土帛书《老子》甲乙二种本都与此相同,而李隆基作“而贵求食于母”,妄加“求”、“于”二字。许多学者都批驳其谬。此书约成于唐开元二十年与二十一年间(732——733)。书成后,令学者习之。并于开元二十三年,采用道门威仪司马秀之言,令天下应修宫斋诸州,都于一大观立石台,刊勒此注。成都、阌乡、荆州、怀州、遂州、易州、邢州、苏州等处都有。今所传只有易州本和邢州本。此书在流传过程中,曾有二、四卷本的不同。《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等书及易州碑都作二卷。《道藏》本作四卷。后世帝王和学者对此书较为看重。宋徽宗赵佶、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福临等,都仿此而作注。对于后世学者研究《老子》多有可以参考之处。现存明《道藏》本。②二卷。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撰。朱元璋,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于一三六八年建都南京,国号为明,年号洪武。撰有《御注道德真经》二卷,全称《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自唐李隆基作《御注道德真经》后,宋徽宗步其后也作有《御解道德真经》,各有所见,而又有相通之处。朱元璋作此书与前二者有别。前二书都广证博引,而朱元璋只采一家之说。此书约成于洪武七年(1374)。据朱元璋自序所述:朱元璋自即位以来,想知道前代哲王治国之道,求助先贤,试览群书;见有《道德经》尽皆明理,其文浅而意奥,又见《道德经》众家注论,各以己见均不相同;思量甚久,方有所得,所以尝试作此书。其书计六十七章,以修齐治平为目的。注释经文,不用古注,只采元代吴草庐之说,所以注释往往不合《道德经》之旨。如其注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四句,谓“上至天子,下及臣庶;若有志于行道者,当行过常人所行之道”等等。语句费解,文理不通;费心思虑,实违原经之本义。然而,朱元璋又说:“朕虽菲材,惟知其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实非金丹之术也”。以说明《道德经》外虚而内实,实乃一本旷世之作,所论精辟。其对《老子》一书之评价等,实有独到见解。观朱元璋所为,其于道德,只能言而不能行。从行文中可看出此书由朱元璋本人所著,未经臣下代笔。其所注之文,语言欠通,令人读来费解。且只采一家之说,未免过于单一。而同唐玄宗、宋徽宗御注《道德经》相差甚远。但因朱元璋为明代帝王,所以后世学者对此书也不轻视。《明史·艺文志》、《万卷堂书目》、《佳趣堂书目》等都著录此书,说明对后世研究《老子》仍有可参考之处而不可尽废。现存明《道藏》本、明《道藏举要》本。

御注道德真经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