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在线 > 《荀子注 卷三至二十》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时人尊称为荀卿,汉时避汉宣帝刘询讳称为孙卿。年五十,始游学于齐国,曾在齐国首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的稷下学宫任祭酒。因遭谗而适楚国,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县)令。以后失官家居,著书立说,死后葬于兰陵。著名学者韩非、李斯均是他的学生。《荀子》全书一共32篇,是他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文字,但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荀子》的注本除唐杨倞的《荀子注》外,清王先谦的《荀子集解》,汇集清代学者的训诂考订成就,内容翔实;梁启雄的《荀子简释》综合诸家校释成果,尤重“简易、简明、简要”;另有章诗同的《荀子简注》、熊公哲的《荀子今注今释》等。
朝代/国别:日本
创建时间:延享2年1745
出版者/机构 :葛西市郎兵衞
版本:刊本
作品信息 :卷首题:登仕郎唐大理评事杨倞注。原后序:宋淳熙八年岁在辛丑十有一月甲申朝请郎权发遣台州军州事唐仲友后序。跋:平安葛应禛。书后刻:延享二年乙丑夏六月榖旦。京白山堂中根保之丞法轴。平安书林葛西市郎兵卫好廷梓行。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