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在线 > 《唐诗品汇九十卷拾遗十卷》


唐诗选集。明代高棅编选。90卷,选诗620家,5769首。分体编排,计五古24卷,七古13卷,附长短句;五绝8卷,附六言绝句;七绝10卷;五律15卷;五排11卷;七律9卷,附七排。每种体裁入选作者按时代排列。有简要评注。卷首有《历代名公叙论》、《诗人爵里详节》。高棅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完成此书后,又于三十一年增补作者61人、诗954首为《唐诗拾遗》10卷,附于书后,足成百卷之数。《唐诗品汇》将唐诗分为初、盛、中、晚,每一诗体又分正始、正宗、大家、名家、羽翼、接武、正变、余响、旁流九格。《凡例》:“大略以初唐为正始,盛唐为正宗、大家、名家、羽翼,中唐为接武,晚唐为正变、余响,方外、异人等诗为旁流。间有一二成家特立与时异者,不以世次拘之。”其中,每一诗人在各体中的位置,是变化不定的。如杜甫在五、七言古诗和五、七言律诗中,被放在“大家”的位置上,但在五、七言绝句中,就被放在“羽翼”的位置上;王昌龄的七言绝句被放在“正宗”的位置上,但他的五言绝句却只能在“羽翼”。如此一分,每位诗人在各体诗中的强弱程度,便一目了然。《唐诗品汇》起编于明洪武甲子年间(1384年),完成于洪武癸西年(1393年)。
高棅为明代“闽中十子”之一,论诗秉承严羽《沧浪诗话》之说,推崇盛唐。“十子”之首林鸿认为,盛唐诗“神秀声律,粲然大备,故学者当以是楷式”。高棅引为“确论”(《凡例》)。高棅又引申严羽分唐诗为“盛唐之诗”、“大历以还之诗”、“晚唐之诗”的主张(《沧浪诗话·诗评》),进一步明确提出初、盛、中、晚的名称。他说,唐诗的发展于“声律、兴象、文词、理致各有品格高下之不同”(《唐诗品汇总叙》),并认为“初唐声律未纯,晚唐气习卑下,卓卓乎其可尚者,又惟盛唐为然”(王偁《唐诗品汇叙》所引)。因于各体之中,又分为九品:正始、正宗、大家、名家、羽翼、接武、正变、余响、旁流。其《凡例》说:“大略以初唐为正始,盛唐为正宗、大家、名家、羽翼,中唐为接武,晚唐为正变、余响,方外异人等诗为旁流。间有一二成家特立与时异者,则不以世次拘之”。把唐诗分为初、盛、中、晚,有助于对唐诗发展流变的认识,常为唐诗研究者所采用;但九品之分,缺乏明确标准,不免招人讥议。清代王士禛对此书七古以李白为正宗,杜甫为大家,王维、高適、李颀为名家,即表不满,他以为李、杜均应大家,王维等三家皆为正宗(《香祖笔记》)。清人李慈铭又对王说表示异议,认为杜应为正宗,李为大家,王维等三家为名家(《越缦堂读书记·文学》)。见仁见智,聚讼不已。 此书标举盛唐,原为纠正宋末诗风的卑杂琐细和元代诗风的华丽诡奇之弊,而成为明代前后七子“诗必盛唐”主张的先导。它在明代作为馆阁、家塾课本,流传颇广,影响甚大,但也引起清代如钱谦益、叶燮等人的指责。《四库全书总目》说:“平心而论,唐音之流为肤廓者,此书实启其弊;唐音之不绝于后世者,亦此书实衍其传。功过并存,不能互掩,后来过毁过誉,皆门户之见,非公论也。”原有明成化间陈炜刻本,明代汪宗尼、汪季舒、陆允中、张恂等以其讹误甚多,加以校订刊印。
朝代/国别:明
创建时间:嘉靖18年1539
出版者/机构 :牛斗
版本:刊本
收录单位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藏
作品信息 :序前钤印:松原氏藏书。书前有洪武年间王偁、林慈等序。洪武癸酉高棅总叙。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