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名 > 大理白族自治州

在云南省中部偏西。面积2.94万平方千米。人口335.8万。辖大理市和祥云、宾川、弥渡、永平、云龙、洱源、剑川、鹤庆等8县及漾濞彝族、南涧彝族、巍山彝族回族等3自治县。州人民政府驻大理市下关。西汉属益州郡。东汉属永昌郡。三国蜀及西晋属云南郡。南朝齐分属东河阳、西河阳、西河、云南四郡。隋属南宁州总管府。唐代先后属戎州都督府和姚州都督府。南诏为十赕中心区。后历大长和、大天兴、大义宁、大理诸政权,皆为中心区。蒙古至元七年(1270年)置大理路,治今大理市。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置鹤庆路,治今鹤庆县。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置为大理府与鹤庆府。正统十年(1438年)升蒙化州为蒙化府,治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清仍置大理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鹤庆府降为鹤庆州,蒙化府改为蒙化厅。1912年后废府存县,新置漾濞、弥渡二县。1914年属腾越道。1929年废道,诸县直属云南省。1950年置大理专区,析置下关区为专署驻地。1951年下关区改下关市。1954年蒙化县更名巍山县,顺宁县更名凤庆县。1956年11月22日成立大理白族自治州(同年11月16日批准);原丽江专区鹤庆、剑川二县划入;凤庆、云县划归临沧专区;巍山县析为巍山彝族自治县和永建回族自治县。1960年撤销下关市及大理、凤仪、漾濞三县,合置大理市;洱源、邓川二县并入剑川县;宾川、弥渡二县并入祥云县;合并巍山、永建二自治县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962年撤销大理市,恢复下关市、大理县、漾濞县;恢复洱源、弥渡、宾川等县。1963年成立南涧彝族自治县。1983年撤销大理县和下关市,合置大理市。1985年成立漾濞彝族自治县。西部当横断山地的云岭南部,东部为滇中高原西部边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处四大水系的分水岭上。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小麦、玉米、豆类、薯类、油菜籽、花生、烤烟、茶叶、甘蔗等。特产乳扇、乳饼、沱茶、弓鱼、雪梨、圆腿、腊鹅、卷蹄、蜜饯、核桃及大理石工艺品、木雕家具等。工业有冶金、电力、化工、农机、水泥、纺织、针织、造纸、皮革、医药、制茶、制糖、食品、木材加工等。大理机场、广大铁路可连通省内外,为滇西交通枢纽。昆畹公路横贯州境,南北连接滇藏、海孟、祥宁、下南等干线。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苍山、洱海、石宝山石窟群、鸡足山、巍宝山、崇圣寺三塔、南诏德化碑、南诏铁柱、蛇骨塔、德源城遗址、元世祖平云南碑、杜文秀墓、李文学彝族农民起义遗址天生营等。

大理白族自治州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