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 轑釜

史记.楚元王世家》:“楚元王刘交者,高祖之同母少弟也,字游。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伯蚤卒。始高祖微时,尝辟事,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栎釜,宾客以故去。已而视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其嫂。及高祖为帝,封昆弟,而伯子独不得封。太上皇以为言,高祖曰:‘某非忘封之也,为其母不长者耳。’于是乃封其子信为羹颉侯。”又见《汉书.楚元王传》、荀悦《汉纪》。

巨嫂,大嫂。详,通佯。蚤,同早。栎釜,以勺刮锅,使发出声响,以示羹尽。戛羹,刮釜中羹之余沥,以示羹尽。羹颉,即戛羹,颉,刮釜底。刘邦未达时,经常带领宾客到大嫂家去吃饭。大嫂心中讨厌,有一次竟然故意用勺子刮锅底,使发出声响,表示羹已吃尽。刘邦发现锅中尚有羹汤,心中十分不快。叔嫂之间遂因此而结怨。后因用为嫂不贤或叔嫂不睦之典。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一三《自山中夜行还湖上》诗:“登舟绝爱畦韭美,轑釜未厌谿鳞腥。”《幼学琼林》卷三“饮食”:“宰肉甚均,陈平见重于父老;戛羹示尽,邱嫂心厌乎汉高(邱,或作丘,寡也)。”

轑釜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