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 羊公鹤

世说新语.排调》:“刘遵祖少为殷中军(殷浩)所知,称之于庾公(庾亮)。庾公甚忻然,便取为佐。既见,坐之独榻上与语,刘尔日殊不称。庾小失望,遂名之为‘羊公鹤’。昔羊叔子(羊祜)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音tóng méng,羽毛松散的样子)而不肯舞。故称比之。”

后常以“羊公鹤”比喻徒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人。

聊斋志异.折狱》:“(费祎祉)方宰淄时,松裁弱冠,过蒙器许,而驽钝不才,竟以不舞之鹤,为羊公辱。”这里的不舞之鹤,即“羊公鹤”。


偏正 比喻名不副实或无能之人。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刘遵祖少为殷中军所知,称之于庾公。庾公甚忻然,便取为佐。既见,坐之独榻上与语,刘尔日殊不称。庾失小望,遂名之为羊公鹤。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白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而不肯舞,故称比之。”唐·寒山诗:“恰似~,可怜生懵懂。”△贬义。亦可用作自谦。 →不舞之鹤 ↔实至名归 名实相符

羊公鹤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