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 鬼哭神号

神鬼俱哭。形容哭声凄厉,气象阴森恐怖。《水浒传》八九回:“是夜雷车火起,空中霹雳交加,端的是杀得星移斗转,日月无光,鬼哭神号,人兵撩乱。”清.李玉《一捧雪.代戮》:“看云寒日惨,鬼哭神号。”《痛史》一三回:“你看前两天那种搜索的样子,只就我们歇宿的那一家客寓,已经是闹得鸡飞狗走,鬼哭神号。”亦作“鬼哭神嚎”。《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只听得一阵风过处,天昏地黑,鬼哭神嚎,眼前伸手不见五指。”《野叟曝言》六六回:“登时满街市中雪片逃跑,俱说倭子杀来。愚民不知,竟有携妻挈子,出城逃避的。到得官府知道,闭城禁约,便纷纷的跳城头,钻水关,跌死溺死,不知其数,鬼哭神嚎,满城雪乱。”亦作“神嚎鬼哭”。元.无名氏《马陵道》二折:“可怎生神嚎鬼哭,雾惨云昏,白日为幽。”亦作“神号鬼哭”。元.无名氏《盆儿鬼》二折:“我在这瓦窑居住,做些本分生涯,何曾明火执仗,无非赤手求财。有何神号鬼哭,怕甚上命官差。”《水浒传》六六回:“此时北京城内百姓黎民,一个个鼠窜狼奔,一家家神号鬼哭。”


并列 形容大声哭叫,声音恐怖悲惨。也形容声音大且杂乱,令人感到惊恐。元·杨暹《西游记·三本·九出》:“则听得~,休猜做三唱《阳关》出霸桥。”蔡东藩《前汉演义》卷31:“耳边又听得凄风飒飒,觱栗呜呜,俄而车驰马骤,俄而~,种种声浪,增人烦闷。”△贬义。用于描写恐怖。→呼天抢地 ↔引吭高歌。 也作“鬼哭神嚎”、“鬼哭狼嚎”、“鬼哭狼号”、“狼号鬼哭”、“狼嗥鬼叫”。

鬼哭神号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