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 食不兼味

吃饭没有两种菜肴。形容饮食俭朴。《韩诗外传》卷八:“五谷不升谓之大侵。大侵之礼,君食不兼味,台榭不饰,道路不除。”《梁书.江革传》:“革门生故吏,家多在东州,闻革应至,并赍持缘道迎候。革曰:‘我通不受饷,不容独当故人筐篚。’至镇,惟资公俸,食不兼味。”亦作“食不二味”。《左传.哀公元年》:“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彤镂,宫室不观,舟车不饰,衣服财用,择不取费。”汉.杜笃《论都赋》:“太宗承流,守之以文,躬履节俭,侧身行仁,食不二味,衣无异采。”亦作“食不重味”。《史记.吴太伯世家》:“越王勾践食不重味,衣不重采,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其众。”汉.荀悦《汉纪.哀帝纪一》:“博初起为亭长,为人廉洁,不好酒色,食不重味,案上不过三杯。”亦作“食不累味”。晋.苻洪《谏杀朱轨》:“土阶三尺,茅茨不翦,食不累味,刑措而不用。”


见“食不二味”。汉·韩婴《韩诗外传》卷8:“五谷不升谓之大侵。大侵之礼,君~,台榭不饰,道路不除。”

食不兼味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