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 罄竹难书

    罄,作动词,尽取之意。罄竹难书,形容劣迹之多,即使把所有的竹子都制成竹简,也写不完其罪恶。王莽末,隗嚣于甘肃通渭聚兵数千,自称上将军,起兵应汉反莽。他在讨伐王莽的檄文中说:“新都侯王莽,欺辱天地,违反道义和常理。他毒死皇帝,篡夺帝位,假托天命,伪造符书,欺惑百姓,以美丽的言辞把自己罪恶粉饰成祥瑞,即使将楚越两地所有竹子都做成竹简,也写不完他的罪行,这是举世都知道的事实。”

【出典】:

    《后汉书》卷13第515页《隗嚣传》:“故新都侯王莽,慢侮天地,悖道逆理。鸩杀孝平皇帝,篡夺其位,矫托天命,伪作符书,欺惑众庶,震怒上帝,反戾饰文,以为祥瑞。戏弄神祇,歌颂祸殃。楚、越之竹,不足以书其恶。天下昭然,所共闻见。”

【例句】:

    《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连动 罄,尽,用完。竹,竹简。纸发明之前,古人在竹简上书写。原意是用尽所有的竹简也写不完。语本《吕氏春秋·明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后专用来指罪恶多得写不完。《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邹韬奋《经历》:“摧残文化教育,戕害青年的罪行,~而于今尤烈。”△贬义。用来形容罪大恶极。 →罪恶滔天 ↔功德无量。也作“竹罄南山”。


罄竹难书”比喻罪恶多端。古代字写在竹简上,此语谓写尽了 竹简也写不完其罪恶。

旧唐书·李密传》记载李密起草檄 ( xí) 文,历数隋炀帝的十大罪恶,言 “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 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后即形成 “罄竹难书”之语。

为什么说 “罄竹”呢?

“罄”, 《说文·缶 ( fǒu) 部》谓: “器中空也。”段注: “《释诂》、《毛传》皆曰: ‘罄,尽也。’引申为凡尽之称。”

“罄”训 “尽”,“罄竹难书”即谓写尽了竹简也难写尽罪恶。

又,“罄”通 “磬”,磬为一种乐器 ( 祭器亦有磬) ,磬中是空的 ( 器中空也) ,空、尽义通,“罄竹”即谓写完了竹简。

罪恶 “罄竹难书”,那便是弥天大罪、十恶不赦之徒。

罄竹难书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