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 移东补西

挪用这部分钱物弥补那部分的空缺,以应付一时急需。宋.朱熹《乞蠲减漳州上供经总制额等钱状》:“向来州郡费出有经县道,亦有宽余可以桩办,以故移东补西,未觉败缺。”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衣之破者,移东补西,必整必洁。”亦作“移东就西”。唐.陆贽《论裴延龄奸蠹书》:“〔延龄〕由是蹂躏官属,倾倒货财,移东就西,便为课绩,取此适彼,遂号羡余,愚弄朝廷,有同儿戏。”亦作“移东换西”。宋.朱熹《答吕子约》:“则恐一生只得如此,移东换西,终是不成家计也。”


并列 动用这方面的钱物弥补那方面的亏空或不足。宋·朱熹《乞蠲减漳州上供经总制额等钱状》:“向来州郡费出有经县道,亦有宽余可以椿办,以故~,未觉败缺。”△用于比喻临时勉强应付。→拆东补西 拆东墙补西墙。也作“移东就西”。

移东补西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