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 积重难返

谓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弊端,不易改变。《明史.王用汲传》:“夫威福者,陛下所当自出;乾纲者,陛下所当独揽。寄之于人,不谓之旁落,则谓之倒持。政柄一移,积重难返。”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幼学》:“积重难返,习焉莫怪。”孙中山《民生主义第二讲》:“不过各国也有这种事实,不过各国初时不大注意,没有去理会,后来变动越大,才去理会,便不容易改动,所谓积重难返了。”


主谓 积重,积习深重。返,回转。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习惯或社会风气,不容易改变。形容时弊由来以久,改革困难。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幼学》:“~,习焉莫怪。”邓贤《中国知青梦》:“正因为知青问题由来以久,才形成~的局面,光靠严厉手段能解决问题吗?”※重,不读作chóng。△贬义。用于写时弊改革。→积习难改 极重难返 旧病难医 故态复萌 根深蒂固 ↔宿弊一清 痛改前非 脱胎换骨。也作“积重不反”、“积重不返”、“积重难反”。

积重难返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