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 漫不经心

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存问》:“近见使者至城外。仅主家周旋,有司漫不经心。”《三侠五义》六九回:“往往有那不读书的人,以为先生的饭食随便俱可,漫不经心的很多。”鲁迅《两地书.序言》:“直到事实给了我教训,我才分明省悟了做今人也和做古人一样难。然而我还是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亦作“漫不经意”。宋.廖刚《再投富枢密论闽贼札子》:“闽之官吏惟不知险之可守,漫不经意,故二贼相继得度。”周立波《暴风骤雨》一部一八:“赵玉林一边走,一边说,漫不经意地就走回来了。”


述补 漫,随便。随随便便,满不在乎。形容态度不认真,从不把事放在心上。吕明辉《尴尬一回》:“祖继民点点头,走进厨房脱了大衣,从兜里掏出钞票,拍在已经放好的饭桌上,他用的动作是拍,轻轻的一拍,既拍出一种为~,又拍出一种气概。”△贬义。用于描写人处事的态度。→漠不关心 心不在焉 ↔一心一意 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也作“谩不经意”、“漫不经意”、“漫不加意”。

漫不经心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