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 汪洋自肆

谓人的气度或文章气势宏大磅礴。唐.柳宗元《宣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凡为文,去藻饰之华靡,汪洋自肆,以适己为用。”亦作“汪洋自恣”。明.袁中道《李温陵传》:“且夫今之言汪洋自恣,莫如《庄子》,然未有因读《庄子》而汪洋自恣者也,即汪洋自恣之人,又未必读《庄子》也。”《清史稿.余增远传》:“为诗文,机锋电激,汪洋自恣,寓言十九。”亦作“汪洋闳肆”。宋.陆游《吕居仁集序》:“故其诗文,汪洋闳肆,兼备众体,间出新意,愈奇而愈浑厚,震耀耳目,而不失高古,一时学士宗焉。”


主谓 水势浩大而自由放纵。比喻人的气度或文章言论、书法等气势宏大磅礴,潇洒自如。唐·柳宗元《宣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凡为文,去藻饰之华靡,~,以适己为用。”△多用于描写水势浩大、没有拘束。也作“汪洋自恣”、“汪洋闳肆”。

汪洋自肆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