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 格格不入

格格:扞格,阻遏。谓抵触不合。清.袁枚《寄房师邓逊斋书》:“以前辈之典型,合后来之花样,自然格格不入。”梁启超《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在学校里养成空腹高心的习惯,与社会实情格格不入。”鲁迅《致章廷谦》:“我本不知‘运动’的人,所以凡所讲演,多与该同盟格格不入。”


偏正 互相抵触,不相投合。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74:“以前辈之典型,合后来之花样,自然~。”王明居《模糊艺术论》:“风格必须适合于体裁的要求,服从于体裁的特定的规范;否则,风格和体裁就会~而处于矛盾的状态。”△用于描写不合情趣。→扞格不通 方枘圆凿 水火不容 自相矛盾 ↔气味相投 情投意合 行合趋同丝丝入扣 顺理成章


互相抵触而不契合谓之 “格格不入”。

“不入”谓不能进入、不相合,此意为什么叫 “格格”不入呢?“格”有阻隔、抵制之义吗?

《说文·木部》: “格,木长貌。”段注: “长木言木之美,木长言长之美。木长貌者,格之本义。……亦有借格为扞垎字者。”

“扞垎”,《说文·土部》“垎”段注: “《学记》曰: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注曰: ‘格读如冻垎之垎。扞格,坚不可入之貌。’正义云: ‘言格是坚强,譬如地之冻则坚强难入。’”知 “格”与“垎”通, “扞垎”即 “扞格”,坚硬难入之义,故有 “扞格难通”之语。

“格”,借为 “扞垎”字,故 “格”之假借义亦为坚硬难入、不通之义,所以不能进入、不相契合谓之 “格格不入”。

小尔雅·广诂》: “挌,止也。”挌通格。 《汉书·梁孝王传》:“太后议格。”注: “张晏曰: 止也。”止谓禁止、阻止,亦谓不通、 不入之意。《小尔雅》释 “挌”为 “止”,亦为假借义。

宋·贺铸 《野步》: “津头微径望城斜,水落孤村格嫩沙。”钱锺书注: “格,阻隔。”阻隔而不能入、不能合,即言 “格格不入”。

唐·杜甫 《潼关吏》: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仇兆鳌注:“战格即战栅。”“格”释为栅栏,栅栏即具阻隔义,阻隔则不能入、不能合,亦即所谓之 “格格不入”。

格格不入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