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 望风而逃

望见对方踪影即行逃窜。明.梁辰鱼《浣纱记.交战》:“杀得他只轮不返,片甲无存,望风而逃,渡江去了。”郭沫若《武装民众之必要》:“土劣分子脱掉制裁,在平时作威作福,鱼肉民众,在战时不是望风而逃,便是又来摇身一变,成为汉奸。”亦作“望风而走”。走:跑。元.无名氏《独角牛》一折:“我直着他扑碌碌的望风而走。”《三国演义》七○回:“次日,二将兵出,黄忠望风而走,连败数阵,直退在关上。”《四游记.钟离将兵伐寇》:“守臣抵敌不住,望风而走。”亦作“望风而遁”。《金史.温迪罕蒲里特传》:“贼识其旗帜,望风而遁。”《花月痕》四五回:“这日,离樊城不上十里,日早落了。对面忽来一队游骑,车夫望风而遁。”


连动 远远看见对方气势很猛,就吓得逃跑了。形容十分怯敌。语出明·梁辰鱼《浣纱记·交战》:“杀得他只轮不返,片甲无存,望风而逃,渡江去了。”郭沫若《羽书集·武装民众之必要》:“土劣份子脱掉制裁,在平时作威作福,鱼肉民众;在战时不是~,便是又来摇身一变,成为汉奸。”△贬义。多用于描写军事打仗。→闻风丧胆望风披靡 ↔严阵以待 迎风而上。也作“望风而遁”、“望风而走”、“望风逃去”。

望风而逃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