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 扶老携幼

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形容民众成群结队而行。《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儒林外史》一回:“乡里人听见锣响,一个个扶老携幼,挨挤了看。”亦作“携幼扶老”。《淮南子.诠言训》:“泰王亶父处邠,狄人攻之,事之以皮币珠玉而不听,乃谢耆老而徙岐周,百姓携幼扶老而从之,遂成国焉。”《汉书.严助传》:“陛下若欲来内,处之中国,使重臣临存,施德垂赏以招致之,此必携幼扶老以归圣德。”唐.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其所以携幼扶老,远来归降,实将以国家绥怀,必有赈赡。”


并列 搀扶着老人,带领着小孩。语出《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人们呼爹唤娘,~,一片凄厉的哭嚎声……”△用于形容群众全部结队而行。→敬老慈幼 ↔爱莫能助。也作“扶老将幼”、“扶老携弱”、“携老扶弱”、“携老扶幼”、“携老挈幼”、“携幼扶老”。

扶老携幼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