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 慷慨激昂

慷慨:情绪高涨。激昂:激动昂扬。精神振奋,情绪激扬,充满正义的气概。唐.柳宗元《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清.王韬《弢园老民自传》:“惟是时事日艰,寇氛益迫,老民蒿目伤心,无可下手,每酒酣耳热,抵掌雄谈,往往声震四壁,或慷慨激昂,泣下数行,不知者笑为狂,生弗顾也。”鲁迅《两地书》二三:“我希望《莽原》多出点慷慨激昂,阅之令人浮一大白的文字。”李劼人《暴风雨前》一部六:“他说得异常的慷慨激昂,挺着胸脯,直着项脖,仿佛自己竟长高了一头,而诸人皆小了好些。”亦作“慷慨激扬”。《周书.韦孝宽传》:“孝宽慷慨激扬,略无顾意,士卒莫不感励,人有死难之心。”亦作“慷慨激烈”。《元史.小云石海涯传》:“燧见其古文峭厉有法及歌行古乐府慷慨激烈,大奇之。”《杨家府演义.太宗招降令公》:“萧后见其慷慨激烈,神采超群,心甚爱之。”亦作“激昂慷慨”。清.郑燮《城隍庙碑记》:“况金元院本,演古劝今,情神刻肖,令人激昂慷慨,欢喜悲号,其有功于世不少。”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三回:“难道跟着那些江湖名士,讲几句激昂慷慨的口头话,拿着无可奈何四个字,就算个议论的结束吗?”鲁迅《且介亭杂文.〈集外集〉序》:“但这是当时的风气,要激昂慷慨,顿挫抑扬,才能被称为好文章。”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二二章:“奏疏中许多句子写得激昂慷慨,充满忠君爱国的激情,使王承恩深深感动,不由得声音打颤,热血沸腾。”


并列 激昂,振奋昂扬。形容精神振奋,情绪高昂。刘心武《钟鼓楼》:“张奇林在十一点钟召开了全局紧急大会,宣布了抽查结果并发表了~的演说。”△褒义。多用于形容说话、演唱时高昂的情绪。→意气风发 ↔如泣如诉。也作“慷慨激扬”、“慷慨激烈”、“激昂慷慨”。

慷慨激昂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