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 形迹可疑

举止和神色令人怀疑。《清史稿.王茂荫传》:“各处捕获难民,指为形迹可疑,严讯楚毒。”《文明小史》一五回:“看见有形迹可疑的,以及箱笼斤两重大的,都要叫本人打开给他查验。”鲁迅《两地书》一一:“贴在教务处骂他的纸条,确有点过火,但也是他形迹可疑所致。”


主谓 行动诡秘,令人怀疑。罗广斌、杨益言《红岩》:“许云峰扭头向外察看,只见茶园门口。人丛里夹杂着几个~的人。”△常用指人的举动和神色。→鬼鬼祟祟 ↔正大光明。 也作“行迹可疑”。

形迹可疑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