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 市井小人

用以称平庸鄙俗,志趣不高之辈。宋.王安石《答钱公辅学士书》:“况一甲科通判,苟粗知为辞赋,虽市井小人,皆可以得之,何足道哉?”《聊斋志异.续黄粱》:“窃以曾某,原一饮赌无赖,市井小人。一言之合,荣膺圣眷,父紫儿朱,恩宠为极。”亦作“市井之徒”。《东周列国志》三五回:“曹共公为人……以谀佞为腹心,视爵位如粪土。朝中服赤芾乘轩车者,三百余人,皆里巷市井之徒,胁肩谄笑之辈。”郭沫若《天才与教育》:“素来注重实际而唯利是图的市井之徒,处在目前的乱世,无怪乎层出不穷地出了无数的‘恶魔的天才’了。”


偏正 原指都市里无知的小市民,后用于称平庸无志之辈。宋·王安石《答钱公辅学士书》:“况一甲科通判,苟粗知为辞赋,虽~,皆可得之,何足道哉?”△贬义。多用于描述不学无术品行不端之人。→市井俗人。也作“市井之徒”。

市井小人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