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 兴师动众

兴:发动。原指出动大队兵马。后亦指动用很多人力。《吴子.励士》:“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宋.司马光《论西夏札子》:“先帝兴师动众,所费亿万,仅得数寨,今复无故弃之,此中国之耻也。”《红楼梦》四七回:“今儿偶然吃了一次亏,妈就这样兴师动众,倚着亲戚之势,欺压常人。”亦作“兴兵动众”。汉.张竦《为刘嘉作奏称莽功德》:“兴兵动众,欲危宗庙,恶不忍闻,罪不容诛。”亦作“行师动众”。《三国志.魏书.明帝纪三》裴松之注引《魏书》:“即位之后……务绝浮华谮毁之端,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亦作“行军动众”。《三国志.魏书.王朗传》:“今权之师未动,则助吴之军无为先征。且雨水方盛,非行军动众之时。”亦作“起兵动众”。《三国志.吴书.华覈传》:“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会诸侯,不可以起兵动众,举大事必有大殃。”亦作“起师动众”。《晋书.吕纂传》:“夫起师动众,必参之天人,苟非其时,圣贤所不为。”亦作“劳师动众”。《封神演义》八一回:“长兄,不必劳师动众,他自然尽绝,也使旁人知我等妙法无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六八回:“心中暗想,为了这一点点小么魔,便闹的劳师动众,未免过于荒唐了。”


并列 原指出动大批兵力,后也指动用大批人力。语出《吴子·励士》:“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谌容《人到中年》:“其实,眼睛做个手术,也用不着这么~。”△常用于大规模地发动人员。→调兵遣将 兴戎动众 劳师动众 起兵动众行军动众 ↔偃旗息鼓。也作“兴兵动众”、“行军动众”、“行师动众”。


解释 兴:发动。师:军队。本指为进行战争而动员百姓。现常用 以形容为做某件事而动员很多的人。

出处吴子·励士》:“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 交兵接刃而人乐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

吴子即吴起,是战国初期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吴起喜好 用兵,一心想成就大名。曾经在鲁国跟随曾参的儿子曾申学习, 后来到魏国又曾拜子夏为师。吴起在鲁国时,齐国来攻打鲁国。 鲁国国君想用吴起为将,但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又对他不放心。 吴起就杀了妻子以表示自己的决心,鲁君于是任命他为将军。吴 起治军有方,作战时又有谋略,他先假装和谈,然后出其不意地 向齐军发起猛攻。齐军仓促应战,一触即溃,鲁军大获全胜。

虽然身受儒家教化,却有这样不光彩的出身,所以吴起在鲁 国虽然打了胜仗,却不能得到重用,只好离开,先后在魏国、楚 国担任职务。在这期间,吴起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斗争的经验, 他将这些经验写成文字,就形成了《吴子》一书。《吴子》原 本四十八篇,现在只存有六篇了。

吴子·励士》篇中记载,魏国国君魏武侯问:“做到严明赏 罚,就足以取胜了吗?”吴起回答说:“严明赏罚这件事,我不能 说得很详尽,虽然这是克敌 制胜的重要法宝,但真正打 起仗来又不能完全凭借此 道。发布号令而人们乐于听 命,为了战争动员百姓而人 们乐于参战,临阵交锋而人 们乐于牺牲,这三条才是君 主赖以取胜的决定因素。”

近义 劳师动众

例句

有道理大家规规矩矩地拿 出来讲,为啥要兴师动众,闹得这样文王不安,武王不宁的?

兴师动众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