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 见笑大方

亦作“贻笑大方。”意为被识见广博、精通于道的人所讥笑。后多用作谦辞。《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而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河伯: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若:即海若,海神名。


述宾 被有见识的人笑话。形容让内行人笑话。语本《庄子·秋水》:“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清·恽敬《与廖听桥书》:“今时叠床架屋以为声气,不知见笑于大方之家。”△贬义。多用作谦词。也作“见诮大方”、“贻笑大方”、“遗哂大方”、“遗笑大方”。

见笑大方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