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 打草惊蛇

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为好事者口实焉。”又《里语证实.打草惊蛇》引《续常谈》作“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注云:“言汝诉主簿贪贿如打草,则我为蛇之被惊知戒矣。”原喻惩彼戒此,后用以喻作事不密而惊动对方。元 白朴《墙头马上》三折:“谁更敢倒凤颠鸾,撩蜂剔蝎,打草惊蛇,坏了咱墙头上传情简帖。”马烽 西戎《吕梁英雄传》十回:“老武赶紧告诉大家,事情要慢慢干,不要性急,走漏了风声,打草惊蛇,就会坏了大事。”


连动 原指惩罚了别人,也警戒了自己。后用以指做事考虑不周,行动不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和防备。语本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渎物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不管他是真是假,你的人都得仔细盯着,既不要与之联手,也不要~。”△贬义。用于办事不周密。 →因小失大 敲山震虎 ↔闻风不动 纹丝不动。也作“打草蛇惊”。


解释 惊:惊动。拨打草丛惊动了草丛里的蛇。比喻行事泄密而惊 动对方。

出处 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 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 吾已蛇惊。’为好事者口实焉。”

南唐的王鲁在当涂做官时, 一心想着如何弄到钱财。恰逢当 时辖区的老百姓联名向县令告状, 说主簿大人贪污受贿。王鲁明白 案件与自己多有牵连,心里惊慌, 竟然在状子上批示说:“你们虽 然只打了草,我其实已经像草中 的蛇一样,受到了惊吓。”这件事 在当时成了好事者热议的内容。

反义 引蛇出洞

例句

为了不打草惊蛇,同时 也为了放长线钓大鱼,公安 局决定对这艘可疑渔船进行 暗中监视。

打草惊蛇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