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 远交近攻

    战国后期范雎为秦国筹画的一种外交策略,即联合远邦而攻伐邻近的国家。公元前272年,范雎自魏入秦。次年,向秦昭襄王献远交近攻之计。他说,大王您越过韩、魏领土而攻打强齐,不是好计策。出兵少,对齐国不构成威胁;出兵多了,则为秦国所力不能支。得了土地,秦国又不能占有,反而肥了韩、魏。您不如连结远邦而攻伐邻近的国家,所得土地不论多少,都会为秦国所有。现在舍近而攻远,实在是很笨的法子。他的这一建议为秦王所采纳,从而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出典】:

    《战国策·秦策》三《范雎至秦》:“雎曰:‘大王越韩、魏而攻强齐,非计也。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之则害于秦。……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缪乎?’”

【例句】:

    宋·朱熹《答王南卿》:“在彼不失为远交近攻之计,而外假存亡继绝之名,又足以使之怨我而德彼,亦其狡计之过人也。”


并列 结交距离远的国家,攻打邻近的国家。战国时范睢为秦国制定的一种外交策略。《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则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谬乎?”也用以泛指待人处世的方法。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其中有的原是文言余孽,借此先来打击当面的白话和翻译的,就是祖传的‘~’的老法术。”△用于交往方面。


解释 交:结交,结盟。攻:进攻,攻占。结交远处的国家,进攻 邻近的国家。本是战国时秦国采用的一种外交策略。后也用 来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

出处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 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缪乎?”

范雎本来是魏国人,他随从须贾出使齐国时,受到齐襄王的 赏赐,须贾非常生气,以为他把魏国的秘密告诉了齐国。回国后, 须贾向魏国的宰相魏齐报告了这事,魏齐将范雎打得半死,扔在 厕所里。范雎装死逃出了魏国,化名张禄进入秦国,游说秦昭王。 他对秦昭王说:“在对外政策方面,大王不如结交远处的国家、 进攻邻近的国家。假如这样,那么得到一寸土地您的土地就增加 一寸,得到一尺土地您的土地就增加一尺。现在不攻邻近的国家 而去攻打远处的国家,恐怕有点不对头啊。”秦昭王在他的建议下 攻占邢丘,使魏国主动请求成为 秦国的附庸。秦昭王四十一年 (公元前266年),秦昭王拜范雎 为自己的宰相。

例句

远交近攻是春秋战国时一 些诸侯国常用的外交策略。

远交近攻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