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 为富不仁

    原指一心求利,就不可能为别人着想,使别人受益,后则用以形容富人刻薄成性,唯利是图。滕文公向孟子请教治国之道。孟子说,老百姓的生产活动不能忽视。老百姓的一般情况是:有固定的产业才有稳定的思想,没有固定的产业便没有稳定的思想。如果百姓思想不稳定,什么无法无天的事,都能干得出来。等到犯了罪,然后再加刑罚,等于布下罗网陷害百姓。哪有仁慈的君主却去陷害老百姓呢?所以贤明的君主务必做到处事恭谨,生活俭朴,礼贤下士,向百姓征收赋税有定规。阳虎说过,想发财就别讲仁爱,讲仁爱就别想发财。

【出典】:

    《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问为国。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例句】: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纫针》:“富室黄某亦遣媒来,虞恶其为富不仁,力却之。”


述补 只求自己发财致富而存心不良,不顾他人死活。语出《孟子·滕文公上》:“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例]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的反感却更强烈了。△贬义。多用于描写剥削者唯利是图,心狠手辣。→见利忘义 心狠手辣↔见利思义 仗义疏财


解释 原指讲究仁义就不能发财致富。后形容德行低劣的富人唯利 是图,不顾他人死活。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 矣。’”

滕文公向孟子询问如何治理国家。孟子说:“有关百姓的事 情千万不可怠慢。对于老百姓来说,有稳定产业的人才会有一定 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稳定产业的人就不会有相应的道德 观念和行为准则。假如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利 欲熏心、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假如等到他 们犯了罪,然后再去加以处罚,这就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就等 于是陷害。哪有仁爱的人身处高位却作出陷害百姓的事情呢?所 以贤明之君一定会恭敬简朴、礼贤下士,尤其在向百姓征收赋税 时不能欲壑难填,而要遵守一定的制度。阳虎曾说:‘要发财就 不能讲仁义,要讲仁义就不能发财致富。’对待百姓,首先要让他 们的生活有着落,然后再兴办教育,让他们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和行为准则。做到了这些,国家才会气象一新、蒸蒸日上。”

阳虎和孔子是同时代 人,曾经把持鲁国的朝政。 孔子认为他的做法不合适, 不愿和他交往。孟子作为孔 子思想的继承者和发挥者, 主张推行仁政、贫贱不移, 他引用阳虎的话,是要强调 仁爱第一。讲究仁爱的君 主,应该减少百姓的负担, 因此也就不会非常富有。

例句

我们要走一条共同富裕的 道路,这和为富不仁是绝不相 同的。

为富不仁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