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 黄袍加身

    比喻篡权夺位。黄袍:古代帝王穿的龙袍。赵匡胤(927-976年),世为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出生于洛阳(今属河南)。成年后应募从军,后周显德六年(959年),积功升殿前都检点,掌握禁军大权。同年六月,周世宗柴荣病逝,年仅7岁的幼子柴宗训即位,是为周恭帝。这时,赵匡胤兼宋州(今河南商丘)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负责京师(今河南开封市)防务。正当主少国疑之时,忽报北汉结契丹南下,赵匡胤奉命出师御敌。当晚,驻扎在陈桥驿(今开封市东北40里),其弟赵匡义与掌书记赵普等指挥将士,发动兵变,用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诸将皆呼为“万岁”。赵匡胤率师回京,告诫众将士对太后、皇上不可惊吓侵扰,对朝中大臣不可侵犯欺凌,对府库、百姓不可侵掠。同时又取得了后周官僚集团的支持,遂取代后周,建立了宋朝,成为北宋的开国皇帝,是为宋太祖。

【出典】:

    《宋史》卷1《太祖本纪》(一)3-4页:“七年春,北汉结契丹入寇,命出师御之。次陈桥驿,军中知星者苗训引门吏楚昭辅视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者久之。夜五鼓,军士集驿门,宣言策点检为天子。或止之,众不听。迟明,逼寝所,太宗入白,太祖起。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太祖揽辔谓诸将曰:‘我有号令,尔能从呼?’皆下马曰:‘唯命。’太祖曰:‘太后、主上,吾皆北面事之,汝辈不得惊犯;大臣皆我比肩,不得侵凌;朝廷府库、士庶之家,不得侵掠。用令有重赏,违即孥戮汝。’诸将皆载拜。肃队以入。……”“太祖进登明德门,令甲士归营,乃退居公署。有顷,诸将拥宰相范质等至,太祖见之,呜咽流涕曰:‘违负天地,今至于此!’质等未及对,列校罗彦瑰按剑厉声谓质等曰:‘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质等相顾,计无从出,乃降阶列拜。召文武百僚,至晡,班定。翰林承旨陶谷出周恭帝禅位制书于袖中,宣徽使引太祖就庭,北面拜受已,乃掖太祖升崇元殿,服衮冕,即皇帝位。”

【例句】:

    元·张宪《陈桥行》:“殿前点检作天子,方颐大口空诛死。重光相荡两金乌,十幅黄旗上龙体。” 清·陈忱《水浒后传》1回:“殿前点检作天子,陈桥兵变回京师;黄袍加身御海宇,五代纷事从此止。” 近代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16章:“而袁(世凯)此时既然找不到更好的工具,又急于要黄袍加身……也就不再反对他出面来组织研究帝制的团体了。”


主谓 把黄袍加在身上,即登上帝位。《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诸将已擐甲执兵,直扣寝门曰:‘诸将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太祖惊起披衣,未及酬应,则相与扶出厅事,或以黄袍加太祖身,且罗拜庭下称万岁。”《水浒后传》1回:“~御海内,五代纷争从此止。”△多作褒义。用于指登上帝位。也作“黄袍加体”。

黄袍加身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