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 佽飞斩蛟

吕氏春秋.知分》:“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返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淮南子.道应训》作“佽非”。《汉书.宣帝纪》注作“兹飞”、“佽飞”。《后汉书》等传注并作“佽飞”。后以“佽飞斩蛟”称颂勇士为民除害。唐 李白《观佽飞斩蛟龙图赞》:“佽飞斩长蛟,遗图画中见。”


【典源】《吕氏春秋·知分》:“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 ‘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 (qu)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淮南子·道应训》:“荆有佽(ci) 非得宝剑于干队。还反渡江,至于中流,阳侯之波,两蛟夹绕其船,佽非谓(yi) 船者曰:‘尝有如此而得活者乎?’对曰:‘未尝见也。’于是佽非瞑目,勃然攘臂拔剑曰:‘武士可以仁义之礼说也,不可劫而夺也。此江中之腐肉朽骨,弃剑而已,余有奚爱焉。’赴江刺蛟,遂断其头。船中人尽活,风波毕除。”《汉书·宣帝纪》注作“兹非”、“佽飞”; 《后汉书》 马融,蔡邕等传注并作“佽飞”。后以“佽飞”为常见。

【今译】 佽飞是春秋时楚国的勇士。有一次他得到一柄宝剑,回来渡江至中流时,江中兴起大风浪,有两条蛟龙将船围住,佽飞对船夫说:“你见过有两蛟绕船而人能和蛟两活的吗?”船夫说:“没见过。”佽飞即捋袖拔出宝剑说:“武士可以用仁义来说服,想用强力劫夺办不到。这蛟龙不过是江中的腐肉朽骨,即使丢了剑又有什么了不起。”于是跳入江中刺杀蛟龙,斩断它们的头。即时风平浪静,一船人都保全了性命。

【释义】 后以此典指无畏的勇士; 或形容勇敢无畏的气概。

【典形】 佽飞、佽飞剑、佽飞斩蛟、斩蛟剑、壮士斩蛟、佽飞斗蛟、宝剑落蛟濑。

【示例】

〔佽飞〕 宋·王安石《彭蠡》:“老矣安得学佽飞,买田欲弃江湖去。”

〔佽飞剑〕 南朝梁·何逊《和刘咨议守风》:“本惭佽飞剑,宁慕澹台璧。”

〔佽飞斩蛟〕 宋·黄坚庭《次韵杨明叔见饯》:“平津善牧豕,佽飞能斩蛟。”

〔斩蛟剑〕 唐·杜甫《覆舟》之二:“徒闻斩蛟剑,无复爨犀船。”

〔壮士斩蛟〕 宋·苏轼《送李公恕赴阙》:“愿随壮士斩蛟蜃,不愿腰间缠锦绦。”

佽飞斩蛟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