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 齿亡舌存

汉.刘向《说苑.敬慎》:“〔常枞cóng〕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齿存乎?’老子曰:‘亡。’常枞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也?’常枞曰:‘嘻!是己,天下之事已尽矣,无以复语子哉!’”

老子的老师常枞与老子以舌存齿亡为比喻的对话,说明世间刚者容易摧折,柔者常能保存。后用“齿亡舌存”多比喻社会生活中人事关系上的这种道理。

唐.皇甫松《大隐赋》:“恶心长而发短,验齿亡而舌存。”


见“齿弊舌存”。

齿亡舌存相关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