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部 > 臺灣府志 > 弁言

  清代臺灣官修方誌,我們本來是編入「臺灣研究叢刊」的。直到現在,已經出版的,計有九種;即陳培桂的淡水廳誌(「臺灣研究叢刊」第四六種),陳淑均、李祺生的噶瑪蘭廳誌(同第四七種),周璽的彰化縣誌(同第四八種),王瑛曾的鳳山縣誌(同第四九種),林豪的澎湖廳誌(同第五一種),周鍾瑄、陳夢林的諸羅縣誌(同第五五種),謝金鑾、鄭兼才的臺灣縣誌(同第六一種),余文儀的臺灣府誌(同第六二種),沈茂蔭的苗栗縣誌(同第六七種)。此外,還有一種在排印中,即光緒年間的臺灣通誌稿(同第六四種)。照理說來,這些官修方誌,是臺灣最重要的文獻,自當編入「文獻叢刊」。這話不錯的。我們所以拿這些官修方誌編入「研究叢刊」,是因「研究叢刊」的出版在先,當時我們還沒有想到要出「文獻叢刊」。現在,我們決定把所有尚未發排的臺灣官修方誌完全改編為「文獻叢刊」,以期增加「文獻叢刊」的完整性。這本高拱乾的臺灣府志,正是這一工作的開始。因此,我們有在這里加以說明的必要。至於已經編入「研究叢刊」的十種方誌,雖然學術界的朋友們一致希望改版重排;我們因為目前還無力及此,同時自然也考慮到印刷費用的問題,所以尚未能作最後的決定。

  現在,講講這本高拱乾的臺灣府志。有清一代,臺灣府修誌,先後凡五次。最早是康熙三十三年高拱乾修的(通稱「高志」,康熙三十五年刊行),其次是康熙四十九年周元文重修的(通稱「周志」),其次是乾隆五、六年間劉良璧重修的(通稱「劉志」),其次是乾隆十一年范咸重修的(通稱「范志」),最後是乾隆二十五年余文儀續修的(通稱「余志」)。這五種臺灣府志,以「高志」為最早,亦最難得。本書是據「民國四十五年三月杭縣方氏慎思堂據日本內閣文庫藏本景印」本標點排印的。方豪(杰人)先生在景印本的序文上有段話,摘錄如下,以供參考。

  『………「高志」流傳迄今,為世所知者僅北平圖書館、協和大學圖書館、無錫大公圖書館暨日本內閣文庫各藏一部;臺灣省立臺北圖書館有影寫卷首及卷一,又抄本一冊記「高志」與「周志」之歧異並附圖攝影六張,如此而已。余以臺灣第一部府志而島上並傳抄本亦不全,每以為憾。爰託東京大學小堀巖先生代向內閣文庫洽商攝影。四十四年十一月底片寄達臺北,詳讀一過,知非原刻本。如「秩官」、「武備」兩志頗多康熙三十五年以後就任者;而南路營參將林雲漢、守備謝時晟、水師協標中營遊擊廖騰煌、鎮標左營把總駱南、右營把總沈貴、張勝、李成龍、臺協中營把總鄭順、王三、左營把總曾猛、陳凰、右營把總陳斌、陳德、澎湖協左營把總林龍、于高、右營把總王必勝、許志等,胥康熙四十年任,距「高志」刊行已五年,而補刻之痕跡復極顯然。是此一內閣文庫藏本必康熙四十年或次年所補刻者』。

  前年秋天,方豪先生海外歸來,他告訴我:『這一「高誌」,在巴黎大學漢學研究所和浙江諸暨圖書館也各有一部,總計天壤間尚存刻本六部』。

  茲承方先生惠借攝影底片以供校勘,附誌謝忱。(周憲文)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