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部 > 唐会要 > 卷 三 十 二

  輿服下笏武德四年八月十六日。詔五品已上執象笏。已下執竹木笏。舊制。三品已下。前挫後直。五品已上。前挫後屈。武德已來。一例上圓下方。其日敕。凡笏周制七。周禮。諸侯以象。大夫以魚須文竹。晉宋以來。謂之手板。自西魏後。五品已上。通用象牙。六品以下。兼用竹木。近唯尚書郎執笏。公卿但以手板。後周保定四年。百官始執笏。至晉宣時。內外婦人執笏。其拜俛伏興俱執之。  開元八年九月敕。諸笏。三品已上。前屈後直。五品已上。前屈後挫。並用象。九品已上。竹木。上挫下方。男以上聽依品爵執笏。假板官亦依例。

  異文袍武德四年八月十六日。敕三品已上。服大料紬綾及羅。其色紫。飾用玉。五品已上。服小料紬綾及羅。其色朱。飾用金。六品已上。服絲布雜小綾。交梭及雙紃。其色黃。六品七品飾銀。八品九品?石。流外及庶人。服紬絹絁布。其色通用黃白。飾用銅鐵。

  天授三年正月二十二日。內出繡袍。賜新除都督刺史。其袍皆刺繡作山形。繞山勒回文銘曰。德政惟明。職令思平。清慎忠勤。榮進躬親。自此每新除都督刺史。必以此袍賜之。  延載元年五月二十二日。出繡袍以賜文武官三品已上。其袍文仍各有訓誡。諸王則飾以盤龍及鹿。宰相飾以鳳池。尚書飾以對雁。左右衛將軍。飾以對麒麟。左右武衛。飾以對虎。左右鷹揚衛。飾以對鷹。左右千牛衛。飾以對牛。左右豹韜衛。飾以對豹。左右玉鈴衛。飾以對鶻。左右監門衛。飾以對獅子。左右金吾衛。飾以對豸。文銘皆各為八字回文。其辭曰。忠貞正直。崇慶榮職。文昌翊政。勳彰慶陟。懿沖順彰。義忠慎光。廉正躬奉。謙感忠勇。

  開元十一年六月。敕諸衛大將軍。中軍郎將袍文。千牛衛瑞牛文。左右衛瑞馬文。驍衛虎文。武衛鷹文。威衛豹文。領軍衛白澤文。金吾衛辟邪文。監門衛獅子文。每正冬陳設。朝日著甲。會日著袍。

  貞元三年三月。初賜節度觀察使等新制時服。上曰。頃來賜衣。文綵不常。非制也。朕今思之。節度使文。以鶻銜綬帶。取其武毅。以靖封內。觀察使以鴈銜儀委。取其行列有序。冀人人有威儀也。  其年十一月九日。令常參官服衣綾袍。金玉帶。至八年十一月三日。賜文武常參官大綾袍。

  太和六年六月。敕三品已上。許服鶻銜瑞草。雁銜綬帶。及對孔雀綾袍襖。四品五品。許服地黃交枝綾。六品已下常參官。許服小團窠綾。及無紋綾。隔織獨織等充。除此色外。應有奇文異制袍襖綾等。並禁斷。其中書門下省尚書省御史臺及諸司三品官。並勒下後。許一月日改易。應諸司常參官。限敕下後兩月日改易。除非常參官及供奉官。外州府四品已上官。許通服絲布。仍不得有花文。一切禁斷。其花絲布及繚綾。除供御服外。委所在長史禁毀訖聞奏。其不可服絲布者。敕下後。限一月並須改易。

  輅車武德初著令。天子鑾輅五等。玉金象革木。以供服乘用之。屬車十乘。指南車。記里鼓車。白鷺車。鸞旗車。辟惡車。皮軒車。安車。耕根車。四望車。羊車。

  貞觀元年十一月。始加豹尾車。黃鉞車。通為十二乘也。以為儀仗之用。大駕行幸。則分前後。施于鹵簿之內。若大陳設。則分左右。施于儀衛之中。高祖太宗。大禮則乘大輅。高宗不喜乘輅。每有大禮。則御輦。至則天以為常。元宗以輦不中禮。廢而不用。舊制。輦有七。一曰大鳳輦。二曰大芳輦。三曰仙遊輦。四曰小輕輦。五曰芳亭輦。六曰大玉輦。七曰小玉輦。轝有三。一曰五色轝。二曰常平轝。其用如七輦之儀。三曰腰轝。則常御焉。

  開元十一年冬。祀南郊。乘輅而往。禮畢。騎還。自是行幸郊祀。皆騎于儀衛之內。其五輅腰轝。陳于鹵簿而已。

  貞元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戶部侍郎裴延齡。奉進止。修造法駕御輅排城等。

  元和十年十月。上閱新作指南車記里車于麟德殿。

  會昌六年十一月。太僕寺奏。請重修御輅鼓法駕等車二十四乘。并調馬拖車一十三乘。

  乘車雜記貞觀十三年。上幸九成宮。時中郎將結社爾反。犯御營。馬騎得踰長幕。宿衛官拒之。方敗走。太宗乃遣造為漆盾。於三衛幕外。編以為城。於盾而綵畫為獸頭。咸外向。令馬騎見之。不敢進。遂為永式。至顯慶三年九月二十四日。有司奏。請造排車七百乘。擬車駕行幸。運載排城。上以為勞煩。乃令于舊頓築牆為固。

  顯慶二年十月。左僕射于志寧奏。請駕行日。須三部張設。更造九十連帳。及三梁等。上曰。九十連帳。非惟營造費功。又大須車牛運輦。朕坐小帳。足以自安。行日止用兩部帳幕。不須辦三部。其殿中帳幕兩部外。宜迴與衛尉。無忌奏曰。陛下每事儉約。非惟不造大帳。又減一部。事多省約。彌彰聖德。抃舞稱賀。

  二年十一月詔。朕近尋殿中舊帳。寶鈿鞍轡甚多。既非所須。徒煩貯掌。其殿中供奉。及妃嬪已下寶鈿。並金裝鞍轡韉鞦等。並宜令毀剔。各依儀式。須賜人者量留。

  開元十五年七月。敕殿中鞍轡繖扇。及諸司雜物。須修理造作者。本司送至作所修理訖。自往請受。不得追匠就本司。其不可送作司者。給匠修理。其物應納庫藏。亦本司自送。

  天寶元年正月敕。黃鉞古來。以金為飾。金者。應五行之數。其黃鉞宜改為金鉞。副威武之義也。

  七載正月二十八日。太常卿韋韜奏。御案褥床帳。望去紫用赤黃。制曰。可。十載七月。敕近改旗幟為赤黃。以符土德。其諸衛隊仗緋色者。宜令所司。依內出黃色樣。即造。其槍並用赤稠木。仍依本色。不須更染別色。長一丈四尺為限。其諸軍職掌。有先用火焰緋幡處。宜各依一樣。送付諸道。準此改換。先用赤色宜停。  羃?

  武德初。襲齊隋舊制。婦人多著羃?。雖發自戎夷。而全身障蔽。至永徽已後。皆用帷帽。拖裙到頸。即漸為淺露矣。龍朔三年。有敕禁斷。初雖暫息。旋又仍舊。

  咸亨二年八月二十二日。又敕下百官家口。咸預士流。至于衢路之間。豈可全無障蔽。比來多著帷帽。遂棄羃?。曾不乘車。別坐檐子。遞相倣效。寖成風俗。過為輕率。深失禮容。前者已令漸改。如聞猶未止息。理須禁斷。自後不得更然。

  戟景龍三年七月。皇后表請。婦人不因夫子而加邑號者。請見同任職事官。聽子孫用蔭。門施棨戟。制從之。  開元八年九月敕。廟社宮門。正一品。開府儀同三司。嗣王。郡王。上柱國柱國帶職事二品已上。及京兆河南尹。大都督。大都護。開國及護軍帶職事三品。若下都督諸州門。其門戟幡有破壞。五年一易。百官門不在官易之限。薨者葬訖追納。若子孫合給者。聽準數留。不足更給。其以理去任。及改為四品官。非被貶責。並不合追收。元宗朝。衛尉卿張介然為河隴行軍司馬。因入奏上言曰。臣今三品。合立棨戟。臣河東人。若得本鄉立之。百代榮盛。上曰。卿且將戟歸故鄉。朕更別給卿戟。列于京宅。本鄉立戟。介然始也。檢年月未獲。  天寶六載四月八日。敕改儀制令。廟社門。宮殿門。每門各二十戟。東宮每門各十八戟。一品門十六戟。嗣王郡王。若上柱國柱國帶職事二品。散官光祿大夫已上。鎮國大將軍已上。各同職事品。及京兆河南太原府。大都督大都護。門十四戟。上柱國柱國帶職事三品。上護軍帶職事二品。若中都督。上州。上都護。門十二戟。國公及上護軍帶職事三品。若下都督。中下州。門各十戟。並官給。

  上元元年閏正月。宰臣呂諲令立戟。有司送戟至宅。或曰。吉慶之事。不宜以凶服受之。諲遂權釋襂服衣吉。當中而拜。識者譏其失禮。

  貞元四年七月詔。試大理評事兼監察御史李愿。為銀青光祿大夫。兼太子賓客。仍賜上柱國。以晟功高。故寵異之。賜勳。俾與父並列門戟。

  五年十二月十九日。中書門下奏。應請列戟官。准儀制令。正一品。開府儀同三司。嗣王郡王。并勳官上柱國柱國等帶職事三品已上。並許列戟。準天寶六載敕。

  六年四月八日敕文。散官光祿大夫。鎮軍大將軍已上。各同職事品。近日散試官。使帶高階者眾。恐須商量者。伏請準舊制令本文。取帶三品已上正員職事官為定。敕旨。宜依。

  元和六年十二月敕。立戟官階勳。悉至三品。然後申請。仍編于格令。

  其年。敕立戟官。京兆尹上柱國賜紫金魚袋元義方。朝議大夫戶部侍郎護軍賜紫金魚袋盧坦。立戟雖令式所著。似有闕文。造次而行。殊乖審慎。宜令各罰一月俸料。其戟仍令所司收納。左司郎中陸質。句檢不精。禮部員外郎崔備。工部員外郎元祐等。守官假器。其過尤深。各罰一季俸料。緣兵興以來。勳官超越。其所立戟。須有明文。宜令所司準舊制。待官階勳並至三品。然後申請。仍編於格令。近列立戟官。率有銀青階。而元義方獨據令文。上柱國官三品者。十二戟。無以階敘戟之文。牒省申請。省司不能議。準式立戟。後轉為四品官。自非貶受。兼判勳階。其戟不奪。既而盧坦以前任宣州刺史。是三品兼護軍。又請立戟。以列于門。議者以坦居四品官。狀亦無據。臺司將劾而未舉。吏部尚書鄭餘慶。以為不可。臺司因移牒給禮部狀。稱令文內。祇言勳官。並不言階。自貞元以來。立戟一十八人。並無銀青色下階者。遂以上聞。故皆坐罰。而申之續放免。陸質及崔備。元祐。俱罰一季俸料。

  十一年十月。禮部奏。寧武軍節度使李愿奏云。貞元三年立戟十二竿。經今三十餘年。戟竿及衣幡破壞。準儀制令。官戟五年一換。敕旨。李愿立戟年深。稱要修換。有司詳檢。在格無文。以其家承忠勳。身著勞效。特宜賜與。用示恩榮。即與重換其戟。收納舊者。

  十五年三月。左右神策軍護軍中尉馬進潭。梁守謙。左右監門衛將軍魏簡。陳宏慶。劉承偕。韋元素。仇士良。李藏用。李朝盛等奏。臣等準格令。合有棨戟之榮。事下禮部。而員外郎賈●。以為進潭等三人。合立棨戟。其陳宏慶已下六人。緣官是員外郎置。與節文不同。奏罷之。

  長慶二年十月。以禮部尚書韋綬。為山南西道節度使。辭日。請門戟十二。自持赴鎮。從之。

  咸通二年。楊汝士與諸子。位皆至正卿。所居靜恭里。兄弟並列門戟。時人榮之。

  天祐四年。太常禮院奏。兩浙節度使錢鏐。受冊訖。舊立門戟一十二枝。合準禮例。更添四枝。仍五年一易。從之。

  議曰。按禮祭法。上古祭名。不聞有戟神節神。近代受節。置於一室。朔望必祭之拜之。非也。凡戟。天子二十四。諸侯十。今之藩鎮。古之諸侯也。在其地則施於公府門。爵位崇顯者。亦許列之私第。苟祭之拜之。不經之甚也。

  雅樂上高祖受禪。軍國多務。未遑改創樂府。尚用隋氏舊文。武德九年正月十日。始命太常少卿祖孝孫。考正雅樂。至貞觀二年六月十日。樂成。奏之。太宗謂侍臣曰。禮樂之作。蓋聖人緣物設教。以為撙節。治之隆替。豈此之由。御史大夫杜淹對曰。前代興亡。實由於樂。陳之將亡也。為玉樹後庭花。齊之將亡也。而為伴侶曲。行路聞之。莫不悲泣。所謂亡國之音也。以是觀之。蓋樂之由也。太宗曰。不然。夫音聲感人。自然之道也。故歡者聞之。則悅。憂者聽之則悲。悲悅之情。在於人心。非由樂也。將亡之政。其民必苦。然苦心所感。故聞之則悲耳。豈樂聲哀怨。能使悅者悲乎。今玉樹後庭花。伴侶之曲。其聲俱存。朕當為公奏之。知公必不悲矣。尚書右丞魏徵進曰。古人稱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樂在人和。不由音調。上然之。初。孝孫以陳梁舊樂。雜用吳楚之音。周齊舊樂。多涉胡戎之伎。於是斟酌南北。考以古音。而作大唐雅樂。以十二律各順其月。旋相為宮。按禮記。大樂與天地同和。故制十二和之樂。合三十二曲。八十有四調。祭圜丘以黃鍾為宮。方澤以林鍾為宮。宗廟以太簇為宮。五郊朝賀饗宴。則隨月用律為宮。初。隋但用黃鍾一宮。惟扣七鍾。餘五鍾虛懸而不扣。及孝孫建旋宮之法。扣鍾皆遍。無復虛懸者矣。凡祭天神。奏豫和之樂。地祇奏順和。宗廟奏永和。天地宗廟登歌。俱奏肅和。皇帝臨軒。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帝食舉及飲酒。奏休和。皇帝受朝。奏正和。皇太子軒懸出入。奏承和。元日冬至。皇帝禮會登歌。奏昭和。郊廟俎入。奏雍和。皇帝祭享酌酒讀祝文。及飲福受胙。奏壽和。五郊迎氣。各以月律。而奏其音。又郊廟祭享。奏化康凱安之舞。周禮旋宮之義。亡絕已久。莫能知之。一朝復古。自孝孫始也。

  貞觀初。張文收善音律。嘗覽蕭吉樂譜。以為未甚詳悉。乃取歷代沿革。截竹為十律二吹之。備盡旋宮之義。太宗召文收于太常。令與少卿祖孝孫參定雅樂。大樂有古鍾十二。近代惟用其七。餘有五鍾。俗號啞鍾。莫能通者。文收吹調律之。聲皆響徹。時人咸服其妙。尋授協律郎。及孝孫卒。文收復採三禮。更加釐革。依周禮。祭昊天上帝。以圜鍾為宮。黃鍾為角。太簇為徵。姑洗為羽。奏元和之舞。若封泰山。同用此樂。祭地祇方丘。以函鍾為宮。太簇為角。姑洗為徵。南呂為羽。奏順和之舞。禪梁父同用此樂。祫禘宗廟。以黃鍾為宮。大呂為角。太簇為徵。應鍾為羽。奏永和之舞。五郊日月星辰。及類上帝。黃鍾為宮。奏元和之曲。大蠟大報。以黃鍾。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等調。奏元和。順和。永和之曲。明堂雩。以黃鍾為宮。奏元和之曲。神州社稷藉田。宜以太簇為宮。雨師以姑洗為宮。山川以蕤賓為宮。並奏順和之曲。饗先妣。以夷則為宮。奏永和之曲。大饗讌。奏姑洗蕤賓二調。皇帝郊廟食舉。以月律為宮。並奏休和之曲。皇帝郊廟出入。奏太和之曲。臨軒出入。奏舒和之樂。並以姑洗為宮。皇帝大射。以姑洗為宮。奏騶虞之曲。皇太子奏貍首之曲。皇太子軒懸。以姑洗為宮。奏永和之曲。凡奏黃鍾。歌大呂。奏太簇。歌應鍾。奏姑洗。歌南呂。奏蕤賓。歌林鍾。奏夷則。歌中呂。奏無射。歌夾鍾。凡黃鍾蕤賓為宮。其樂九變。大呂林鍾為宮。其樂八變。太簇夷則為宮。其樂七變。夾鍾南呂為宮。其樂六變。姑洗無射為宮。其樂五變。中呂應鍾為宮。其樂四變。天子十二鍾。上公九。侯伯七。子男五。卿六。大夫四。士三。然後樂教大備。

  貞觀十四年六月一日。詔曰。殷薦祖考。以崇功德。比雖加以誠潔。而廟樂未稱。宜令所司。詳諸故實。制定奏聞。秘書監顏師古議曰。近奉德音。俾令釐革。嘉名創立。實宜允副。伏惟皇祖宏農府君。宣簡公。懿王。並積德累仁。重光襲軌。化覃行葦。慶隆瓜瓞。詩云。濬哲惟商。長發其祥。言殷之先祖。久有深智。虞夏二代。發其祥也。三廟之樂。請同奏長發之舞。其登歌則各為辭。太祖景皇帝。跡肇沮漆。教漸豳岐。胥宇之志既勤。靈臺之萌始附。詩云。君子萬年。永錫祚?。言遐遠之期。惟天所命。長與福祚。流于子孫也。廟樂請奏永錫之舞。世祖元皇帝。丕承鴻緒。克紹宏猷。實啟蕃昌。用集寶命。易大有彖曰。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言德應天道。行不失時。剛健靡滯。文明不配也。廟樂請奏大有之舞。高祖大武皇帝。應期馭歷。揖讓受終。奄有四方。仰齊七政。介以景福。申茲多祜。式崇勿替。誕保無疆。易曰。大明終始。六位時成。謂終始之道。皆能大明。故不失時。成六位也。詩有大明之篇。稱文王有明德。廟樂請奏大明之舞。文德皇后。厚德載物。凝暉麗天。易曰。含宏光大。品物咸亨。言坤道至靜。柔順利貞。資生庶類。皆暢達也。廟樂請奏光大之舞。給事中許敬宗議曰。臣聞七廟觀德。義冠于宗祀。三祖在天。式章于嚴配。前聖所履。莫大于茲。鍾律革音。播鏗鏘于享薦。羽籥成列。申蹈厲于烝嘗。爰詔典司。乃加隆稱。循聲覈實。敬闡尊名。謹備樂章。式昭彝範。皇祖宏農府君。宣簡公。懿王廟樂。請同奏長發之舞。太祖景皇帝廟樂。請奏永錫之舞。世祖元皇帝廟樂。請奏大有之舞。高祖大武皇帝廟樂。請奏大明之舞。文德皇后廟樂。請奏光大之舞。七廟登歌。請每室別奏。詔曰。可。

  麟德二年七月二十四日詔。國家平定天下。革命創制。紀功旌德。久被樂章。今郊祀四懸。猶用干戚之舞。先朝作樂。韞而未申。其郊廟享宴等。所奏宮懸文舞。宜用功成慶善之樂。皆著履執紼。依舊服蔥褶。童子冠。其武舞宜用神功破陣之樂。皆被甲持戟。其執纛之人。亦著金甲。人數並依八佾。仍量加簫笛歌鼓等。于懸南列坐。若舞即與宮懸合奏。其宴樂內二色舞者。仍依舊別設。

  咸亨四年十一月十五日。上自製樂十四首。有上元。二儀。三才。四時。五行。六律。七政。八風。九宮。十州。得一。慶雲之曲。詔有司。諸大祀享並奏之。

  上元三年十一月三日。敕新造上元之舞。先令大祀享皆將陳設。自今以後。圜丘方澤。太廟祀享。然後用此舞。餘祭並停。

  儀鳳二年十一月六日。太常少卿韋萬石奏。據貞觀禮。郊享日。文舞奏豫和順和等樂。其舞人著委貌冠服。手執籥翟。其武舞奏凱安。其舞人著平冕。手執干戚。奉麟德三年十月敕。文舞改用功成慶善樂。武舞改用神功破陣樂。并改器服。但以慶善不可降神。神功破陣樂。又未入雅樂。雖改用器服。其舞曲依舊。迄今不改。事既不安。恐須別有處分。詔曰。舊文舞武舞。既不可廢。並器服總宜依舊。若軒懸作上元舞日。仍奏神功破陣樂。及功成慶善樂。并殿庭用舞。並須引出懸外。作其安置。舞曲宜更商量。作安穩法。并錄凱安六變法象奏聞。二十二日。萬石又與刊正樂官等奏曰。謹按凱安舞。是貞觀年中所造。武舞準貞觀禮及今禮。但郊廟祭享。奏武舞之樂即用之。凡有六變。一變象龍興參墟。二變象剋靖關中。三變象夷夏賓服。四變象江淮寧謐。五變象獫狁讋伏。六變復位。象兵還振旅。謹按貞觀禮祭享曰。武舞准作六變。亦如周之大武六成樂止。按樂有因人而作者。則因人而止。如禮云。諸侯相見。揖讓而入門。入門而懸興。揖讓而升堂。升堂而樂闋。是也。有著成數者。數終則止。不得取行事賒促。為樂終早晚。如禮云。三闋六成八變九變是也。今禮奏武舞六成。而數終未止。既非師古。不可依行。武舞凱安。望請依古禮及貞觀禮。六成樂止。立部伎內。破陣樂五十二遍。修入雅樂。祇有兩遍。名曰七德。立部伎內。慶善樂七遍。修入雅樂。祇有一遍。名曰九功。上元舞二十九遍。今入雅樂。一無所減。每見祭享日。三獻已終。上元舞猶自未畢。今更加破陣樂慶善樂。恐酌獻已後。歌舞更長。其雅樂內破陣樂慶善樂及上元舞三曲。並望修改通融。令長短與禮相稱。冀望于事為便。破陣樂有象武事。慶善樂有象文事。按古六代舞。有雲門。大咸。大夏。大韶等。是古之文舞。殷之大濩。周之大武。是古之武舞。儒先相傳。國家以揖讓得天下。則先奏文舞。若以征伐得天下。則先奏武舞。望請應用二舞日。先奏神功破陣樂。次奏功成善慶樂。先奉敕于圜丘方澤。太廟祀享日。則用上元舞。臣據見行禮。欲于天皇酌獻降。復位已後。即作凱安。六變樂止。其神功破陣樂。功成慶善樂。上元之舞三曲。待改修訖。以次通融作之。即新舊並行。前後有序。詔從之。

  開元八年九月。瀛州司法參軍趙慎言。論郊廟用樂表日。祭天地宗廟。樂合用商音。又周禮三處大祭。俱無商調。鄭玄云。此無商調者。祭尚柔。商堅剛也。以臣愚知。斯義不當。但商金聲也。周家木德。金能剋木。作者去之。今皇唐土王。即殊周室。五音損益。須逐便宜。豈可將木德之儀。施土德之用。又說者以商聲配金。即作剛柔理解。殊不知聲無定性。音無常主。剛柔之體。實由其人。人和則音柔。人怒則聲烈。故禮稱怒心感人者。其聲粗以厲。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祇如宮聲為君。商聲為臣。豈以臣位配金。金為臣道。便為剛乎。是知周制無商。不為堅剛見闕。蓋以扶木德。忌金行。故國祚靈長。後業昌盛。卜世三十。卜年八百。是去金之應也。即人神之心可見。剛柔之理全乖。原夫聖人之心。詳夫作者之旨車服器械。為易代之通規。郊禋聲調。避德王之刑剋。此不疑之理也。其三祭並請加商調。去角調。又郊廟二舞人。不依古制。未協人神。按周禮以樂舞教國子。舞雲門。大咸。大濩。大武。是知古之舞者。即諸侯之子孫。容服鮮麗。故得神祇降福。靈光燭壇。今之舞人。並容貌蕞陋。屠沽之流。用以接神。欲求降福。固亦難矣。有隋之際。猶以品子為之。號為二舞郎。逮乎聖朝。遂變斯制。誠願革茲近誤。考復古道。其二舞聖人。望取品子年二十已下。顏修正者充。令太常博士主之。准國子學給料。行事之外。習六樂之道。學五禮之儀。經十周年。量文武授散官。號曰雲門生。又按周禮奏太簇。歌應鍾。以享地祇。注云。地祇。謂神州社稷也。太簇。陽也。位在寅。應鍾。陰也。位在亥。故斗柄建亥。則日月會于寅。斗柄建寅。則日月會于亥。是知聖人之制。取合于陰陽。歌奏之儀。用符于交會。今之祭社。即乖古法。乃下奏太簇。上歌黃鍾。俱是陽律。上下歌奏不異。仍是陽合于陽。非特違其禮經。抑亦乖于會合。其社壇歌黃鍾。望改為應鍾。又五郊工人舞人衣服。合依方色。按周禮以蒼璧禮天。以黃鐘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元璜禮北方。是知五天帝德。色玉不同。四時文物。各隨方變。冀以同色相感。同事相宜。陰陽交泰。莫不由此。今祭器茵褥。總隨于五方。五郊衣服。獨乖于方色。舞者常持皁飾。工人恆服絳衣。以臣愚知。深為不便。但五行相剋。賢愚共悉。絳為火色。有忌于金方。皁為水位。則妨于火德。事理乖迕。居然可明。其工人舞人衣。望各依方色。其宗廟黃色。仍各以所主色褾袖。又以樂理身心。禮移風俗。請立樂教。以化兆民。周禮曰。以樂德教國子。中和祇庸孝友。其國子諸生。望教以樂經。同于禮傳。則人人知禮。家家知樂。自然風移俗易。災害不生。其樂經章目。雖詳稍乖旨要。望委通明博識修撰訖。然後頒下。二十五年。太常卿韋縚。令博士韋逌。直大樂季尚沖。樂正沈元禮。郊社令陳虔。申懷操等。銓敘前後所行用樂章為五卷。以付大樂鼓吹兩署。令工人習之。時太常舊相傳有讌樂五調歌詞各一卷。或云。貞觀中。侍中楊恭仁趙方等所銓集。詞多鄭衛。皆近代詞人雜詩。至是。縚又令大樂令孫元成。更加釐革。編為七卷。

  開元十三年。詔燕國公張說。改定樂章。上自定聲度。說為之詞令。太常樂工。就集賢院教習。數月方畢。因定封禪郊廟詞曲及舞。至今行焉。司徒杜佑論曰。夫音生於人心。心慘則音哀。心舒則音和。然人心復因音之哀和。亦感而舒慘。故韓娥曼聲哀哭。一里愁悲。曼聲長歌。眾皆喜忭。斯之謂矣。是故哀樂喜怒敬愛六者。隨物感動。播于形氣。協律呂。諧五聲。舞也者。詠歌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動其容。象其事。而謂之樂。樂也者。聖人之所樂。可以善人心焉。古之天子諸侯卿大夫。無故不撤樂。士無故不去琴瑟。以平其心。以暢其志。則和氣不散。邪氣不干。此古先哲后。立樂之方也。周衰政失。鄭衛是興。秦漢已還。古樂淪缺。世之所存。韶武而已。下不達振鐸。上不達謳謠。但更其名。示不相襲。知音復寡。罕能制作。而況古雅莫尚。胡樂薦臻。其聲怨思。其狀迂怪。方之鄭衛。又何遠乎。爰自永嘉。戎羯迭亂。事有先兆。其在于茲。貞觀初。作破陣樂。舞有發揚蹈厲之容。歌有和易嘽發之音。以表興王之盛烈。何讓有周之大武。豈近古相習。所能思關哉。而人間胡戎之樂。久而未革。古者因樂以著教。其感人深。乃移風俗。將欲閑其邪。正其頹。惟樂而已。太宗文皇帝。留心雅正。厲精文教。命考隋氏所傳南北之樂。梁陳盡吳楚之聲。周齊皆胡虜之音。乃命太常卿祖孝孫。正宮調。起居郎呂才習音韻。協律郎張文收考律呂。平其散濫。為之折衷。西漢以來。郊祀明堂。有夕牲。迎神。登歌等曲。近代加祼地迎牲飲福酒。今夕牲祼地。不用樂。公卿攝事。又去飲福酒之樂。周享神諸樂。多以夏為名。宋以永為名。梁以雅為名。後周亦以夏為名。隋氏因之。國朝以和為名。旋宮之樂久喪。漢章帝建初三年。鮑鄴始請用之。順帝陽嘉二年復廢。累代習黃鍾一均。變極七音。則五鍾廢而不擊。反謂之啞鍾。孝孫始為旋宮之法。造十二和樂。合四十八曲。八十四調。至開元中。又造三和樂。又製文舞武舞。文舞朝廷謂之九功舞。武舞朝廷謂之七德舞。樂用鐘。磬。柷。敔。晉鼓。琴。瑟。箏。竽。笙。簫。笛。篪。塤。錞于。鐃鐸。舞拍。舂牘等。謂之雅樂。唯郊廟元會冬至。及冊命大禮。則辨其曲度章句。而分始終之次。二十九年六月。太常奏東封太山日。所定雅樂。其樂曰豫和六變。以降天神。順和八變。以降地祇。皇帝行用太和之樂。其封泰山也。登歌奠玉幣。用肅和之樂。迎俎用雍和之樂。酌福飲福。用壽和之樂。送文迎武。用舒和之樂。亞獻終獻。用凱安之樂。送神用夾鍾宮元和之樂。禪社首送神。用林鍾順和之樂。享太廟迎神。用太和之樂。獻祖宣皇帝酌獻。用光大之舞。懿祖光皇帝酌獻。用長發之舞。太祖景皇帝酌獻。用大政之舞。世祖元皇帝酌獻。用大成之舞。高祖神堯皇帝酌獻。用大明之舞。太宗文武皇帝酌獻。用崇德之舞。高宗天皇大帝酌獻。用鈞天之舞。中宗孝和皇帝酌獻。用太和之舞。睿宗大聖貞皇帝酌獻。用景雲之舞。徹豆用雍和之舞。送神黃鍾宮永和之樂。臣以樂章殘缺。積有歲時。自有事東巡。親謁九廟。聖情敦禮。精祈感通。皆祠前累月。考定音律。請編諸史冊。萬代施行。乃下制曰。王公卿士。爰及有司。頻詣闕上言。請以唐樂為名者。斯至公之事。朕安得辭之焉。然則大咸。大韶。大濩。大夏。皆以大字表其樂章。今依所請。宜曰大唐樂。


每日一字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