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部 > 七修类稿 > 卷十四 國事類

  本朝科場

  本朝科場。自洪武三年第一場經義一篇。限五百字。四書義一篇。限三百字。第二場禮樂論。限三百字。逮至第三場。時務策一道。務直述。不尚文藻。一千字以上。三場之後。騎。觀其馳驟便捷。射。觀其中數多寡。書。觀其筆畫端楷。律。觀其講解詳審。此鄉試、會試之式也。殿試亦止策一篇。卻是時務。其時取士。各省四十名。廣西二十名。南直隸一百名。不知何年定以今格。然而刊試錄亦尚與今不同。前後序文有三四篇者。經義一題。或刊二文者。永樂十年。錄有減場五篇者。亦中魁選。又殿試一二甲選部屬。三甲選縣佐。今則皆異於前矣。

  初起義兵功臣

  《續綱目》所載。從我太祖初起義兵渡江者十人。中山王徐達、鄭國公馮國用、平章政事邵榮、信國公湯和、鄂國公常遇春、衞國公鄧愈、長興侯耿君用、楚國公廖永安、文臣太師李善長、參議毛廣。方渡江而附者一人。虢國公俞通海。外甥一人。曹國公李文忠。義子一人。西平侯沐英。

  太廟配享功臣

  中山王徐達、開平王常遇春、岐陽王李文忠、寧和王鄧愈、東甌王湯和、黔寧王沐英。右六公。洪武初追封賜諡。虢國公俞通海、蔡國公張德勝、越國公胡大海、梁國公趙德勝、泗國公耿再成、永義侯桑世傑。右六公。洪武末復追封賜諡。皆配享太祖者也。河間王張玉、東平王朱能、寧國公王真、少師姚廣孝、已上四公。永樂初追封賜諡。皆配享成祖者也。

  土地

  太祖常微行。遇一監生。同飲於酒家。奈坐已滿。回觀惟有土神之几。太祖遂移神於地曰。且讓我。因對飲。問生曰。何處人。生曰。重慶。帝因出對曰。千里為重。重水重山重慶府。生對。一人成大。大邦大國大明君。帝甚喜。散後。酒主復移土神上坐。是夜夢神曰。皇帝命我不可上坐。方疑之。則聞朝廷召昨日飲酒監生與官矣。然後知太祖焉。故今天下土地。多坐於下。

  南北卷

  國初會試。多中南人。故名臣多出南人。觀建文死節之士可知矣。《餘冬序錄》以為洪武元年定南、北、中三色卷以取士。恐不然也。予見《三朝聖諭錄》載。仁宗時。楊文貞公奏分南北卷。及蹇義等議定各處額數。議上。宮車宴駕。宣宗行之。

  南都二墓

  京師城中不許有墓。雖古者發之。太祖一日微行。至朝天宮前。見一婦人大笑。問。何為也。曰。吾夫為國死。為忠臣。吾子為父死。為孝子。天下婦人好夫好子。無出我右。故笑之。太祖曰。汝夫在何所。婦人以手指之。此去數十步。遂不見。明日。太祖命有司往視之。惟草木森翳而已。掘地數尺。有誌。乃晉卞壼之墓。遂命掩之。孝陵城西門內。有吳孫權墓。築城者奏欲去之。詔曰。孫權亦好漢子。留為門主。遂止。

  黃(王□)??

  憲宗皇帝在東宮。景皇帝有子曰見濟。奸臣黃(王□)具奏。請立為皇太子。上大悅。命禮部會多官議。學士陳循力主之。將復本署名。吏部尚書王翱有難色。不得已。亦署本。上如所請。於是出憲宗就沂邸。大臣皆進官受賞。翱得所賜元寶。頓足嘆曰。此朝廷何等大事。乃出一蠻夷也。 【乾隆本作「乃復以利自污耶」】 【按黃(王□)為廣西思明府土官之弟。故王翱稱之為蠻夷】 吾儔愧死也。 【『儔』乾隆本作『儕』。『也』乾隆本作『矣』。據明本改】 時景泰二年五月八日之事。英宗復辟。憲宗復正位東宮。(王□)已死。發棺梟首。 【詳載廣西省志。】 夫景皇帝病不可起。奏請早建元良。後又請復東宮。即憲宗也。故程學士敏政序文云。少保嘗奏立之。《文刺史漫抄》亦曰。後憲宗見有請立章疏。遂復于官。并官其子。但以易太子、錮南宮為于公之罪。理宜誅之。殊不知易太子乃黃(王□)之發。眾官迫於景帝。而何文淵首出天佑下民作之君、父有天下傳之子之詔語。于公亦難於言矣。南宮之錮。又豈當時不出於帝。出於少保。況英宗未回時。亦自言得回處閒足矣。既回。而揖遜讓位久之。然後英宗退處南宮。豈國有二君理耶。又曰。當時實欲迎襄王。殊不觀迎襄之意。自是王文。 【見前。】 又曰。于之死。非徐害之。不觀英宗猶豫良久曰。于謙曾有功。眾相顧未對。有貞前曰。若不置謙等於死地。今日之事為無名。則此一言而公遂遇害。果非徐耶。又曰。迎復出自張石夫。文刺史亦蘇人也。何不見《蘇林小記》耶。嗚呼。私心一萌。欲掩人過。遂致顛倒是非。使天下彰彰者。猶將隻手掩護。多見其不知量也。予著黃(王□)之事。并辯《漫抄》亂言。黃乃廣西思明府土官之弟。都指揮使也。因坐死罪。故為此舉。遂得釋復官。

  石亨姦黨

  英宗皇帝光復寶位。改元天順。武清侯石亨等誣大學士王文、大司馬于謙等迎代之罪。都給事中王鎮等亦皆吠形。至有誓不同朝之語。而精功不傳。余得其彈文。備錄於冊。所以著小人同惡之罪。亦若《道命錄》之傳也。刑科等科都給事中王鎮等謹奏。為奸臣謀為不軌等事。嘗謂背主負恩者。人臣之首惡。大逆不道者。王法所必誅。猶典甚明。常刑罔赦。切照犯人王文、于謙。俱以小人濫膺重任。一以不學無術之庸才而司台輔。貌實陋而心實險。一以舞文弄法之小智而與兵權。言實清而行實濁。不思保乂王家。卻乃肆為奸宄。交結權宦。挾天子以令羣臣。樹立黨私。引兇邪以充庶位。內則太監王誠、舒良、張永、王勤等為之腹心。外則內閤陳循、江淵、蕭鎡、商輅等同其黨惡。附和黃王?之邪議。易立儲君。逢迎人主之非心。廢黜汪后。公攘名器。酬平時賄賂之私。強立刑誅。鉗當代言官之口。臺諫多為之鷹犬。忠義咸畏其擠排。數年以來。內外顯官。皆出其門。奔競成風。諂諛充位。君子無以安其位而行其道。小人得以遂其志而售其奸。遂使天下之人。但知有王文而不知有人主。但知有于謙而不知有朝廷。忠良解體。義士痛心。流毒生靈。貽殃兆庶。至於咎徵屢見。搆巧辭以粉飾太平。災異迭臻。獻諂言以熒惑聖聽。誠國家之巨蠹。一代之奸雄。乃者景泰皇帝不豫。連日不能視朝。豈意王文、于謙、舒良、王誠等。不顧宗社之重。惟務身家之謀。陰結異圖。包藏凶禍。欲召外藩繼位。紊亂宗枝。事雖傳聞。信實顯著。人心洶湧。中外危疑。仰荷皇上俯從羣臣之請。入定大難。禍機未發。元惡就擒。安宗社于幾危。成國家于再造。臣民欣忭。日月增光。萬萬年太平之福。實基于此矣。臣等切聞春秋之法。治奸惡毋分于存歿。誅亂臣必嚴其黨與。且如王文之黨。固非一人。而少卿古鏞。參議丁澄為甚。于謙之黨。亦非一人。而侍郎項文曜、都御史蔣琳為首。又如尚書俞士悅。邪妄深為。慘酷殘忍。侍郎王偉。雖有小才。貪淫狡詐。不行罷黜。安示將來。況當撥亂反正之時。命德討罪之日。伏望皇上奮乾綱之勇。昭日月之明。乞將王文、于謙、王誠、舒良等。明正典刑。榜示天下。其陳循等并奸惡古鏞等。誅其一二。以示至公。餘則屏之遠方。終身不錄。庶得亂臣賊子。無以效其尤。義士仁人。得以伸其氣。宗社幸甚。生民幸甚。臣等職居言路。與此奸黨誓不同朝。昧死上言。伏乞聖斷。謹具奏聞。此正月十九日也。嗚呼冤哉。

  散粥施藥

  嘉靖二十年起。朝廷每歲一月。日散粥米二百石。丸藥六千囊。粥則人給一杓。可三五口供也。藥則衣金者百丸。并符篆湯方各一紙。銀五分。銅 【『銅』字據明本補】 錢十五文。共貯綾錦。計價三錢。惠下之心甚矣。

  本朝內官忠能

  洪武間。雲奇。南粵人。守西華門。知丞相胡惟庸謀逆。冀其因隙以發。未幾。胡誑上所居井湧醴泉。邀上觀之。車駕當西出。公聞。慮上及禍。奔衝蹕道。勒馬啣以言。氣喘舌鴃。不能達。上怒不敬。左右撾搥亂下。公垂死。忍痛指賊第。上悟。遂命左右回駕。登城。近胡第而觀之。見其內伏壯士于屏帷間數匝。亟還。則罪人就縛。時召公。則息絕矣。遂贈官。賜葬地于鍾山之西。至今春秋祭焉。又沐敬。建文朝太監。從永樂征北。逾月不與虜遇。人馬困頓。上猶未已也。敬諫再四。上詈之曰。反蠻敢爾。敬仰視曰。固不知誰是反蠻。上怒。命曳斬之。顏色不動。上曰。我家養人皆若人。豈不有益。釋之。又阮安。交趾人。清介善謀。尤長于工作之事。北京城池、九門、兩宮、三殿、五府、六部及塞楊村驛諸河。凡語諸役。一受成筭而已。後為治張秋河道卒。平生賜予。悉上之。又金英。不知何許人。正統己巳。虜 【乾隆本改作『夷』】 騎薄都城。廷議有欲南遷者。英大言曰。死則君臣一處死。爾敢有遷都為言者。上命必誅之。眾心稍定。惜不知英始終也。天順間。東宮典璽局郎覃吉。廣西人。讀書識大體。憲宗賞賜東宮五莊。吉吿不當受。曰。天下山河。皆主所有。何以莊為。徒為左右利而已。東宮嘗念《高里經》。吉至殿下。駭曰。老伴來矣。即以《孝經》自攜。吉跪曰。得無念經乎。曰。否。吾纔讀《孝經》。見畏如此。懷恩。不知何許人。成化間。御史林俊劾季曉。詔下獄。且不測。恩叩頭。極言救解。上大怒曰。汝與林俊合謀訕我。不然。彼何知宮中事。以硯擲之。不中。復撲以筆。脫帽俯伏不起。上命扶出。至東華門。遇鎮撫。曰。若等諂梁芳傾俊。俊死。若等不得獨生。章瑾以寶石得幸。上命其傳旨進錦衣鎮撫。恩曰。鎮撫掌天下獄。極武臣之美選也。奈何以小人得之。不肯傳。上曰。汝違我。對曰。非敢違命。恐遭法也。都御史王公恕屢上疏切直。恩每陰扶之。免禍。弘治初。大開言路。言官指內臣為刀鋸之餘。太監覃昌等大怒。恩曰。彼言是也。吾等本刑餘之人。何為怒 【明本『為怒』作『怒為』】 之也。又常隨何鼎。餘杭人。性儉。素好讀書。冬夏衣服。止是數襲。弘治間。目見張后兄弟出入宮中。心甚忿之。以為祖宗法度。不許外人到此。一日。孝宗與張飲。偶起如廁。除御冠於執事者。張戲之。又帶酒污宮人。鼎遂持瓜候宮門擊之。賴太監李廣傳露得脫。明日上疏。隨被張后杖死海子。時翰林某有詩曰。外戚擅權天下有。內臣抗疏古今無。道合比干惟異世。心於巷伯卻同符之句。又蕭敬。閩人。知累朝制度。而且勤學善書。弘治間當國。甚慊時宜。正德間。內臣用事。蕭不與其黨。以至景泰間。興安剛直。亦俱可取。

  土木之敗

  正統間。自宦官王振專權。上下受害。災異迭見。丁卯、戊辰年。浙江紹興。山移地動。白毛遍生。陝西二處山崩。一處有聲叫。三日移數里。皆不敢詳奏。又黃河改流東向。渰沒千家。南京之殿。一火而盡。是夜大雨。明日殿基生荊棘。高尺餘。方始下詔。則四方盜起矣。至己巳七月八日以後。胡虜入寇之報。一日數次。振乃不與人謀。而遂挾天子親征。九卿科道上章留之。不從。連夜傳旨駕出。總兵官以下亦弗預知。軍士俱無備。文武大臣匆匆隨焉。初至龍虎臺札營。一鼓即虛驚。眾以為不祥。明日。過居庸關。建牙。梟來集上。人心愈疑。又明日。過懷來。又二日。過宣府。日去一日。非風即雨。聲息愈急。人情洶洶。大臣七奏班師。皆不報。亦王振主之也。時虜逼近。遣成國公率五萬兵迎之。奈公有勇無謀。冒入鷂兒嶺。寇則兩翼夾攻。殺之殆盡。時方移營土木。近水草也。蓋此山舊有泉。流入渾河。未嘗乾澀。至此適涸。軍士二日無水。掘地至二丈不得。寇見不行。亦退圍。我軍因擡營南就渾河。行未三里。寇見之。遂羣譟而衝。我軍顛頓。無一人執戈。相與枕藉。任胡騎蹴踏之矣。由是車駕蒙塵。太師英國公。兵部鄺尚書。竟不知死所也。蓋北虜臨敵。必待人動而後來衝。使我師堅壁。未必如此速。奈何天絕其水耶。幸而胡虜貪利。不專於殺。 【以上八字。據明本補】 二十餘萬人。傷者半而死者三之一。騾馬衣甲器械。盡為胡所得。豈偶然耶。時八月十五日。

  平頭巾網巾

  今里老所戴黑漆方巾。乃楊維禎入見太祖時所戴。上問曰。此巾何名。對曰。此四方平定巾也。遂頒式天下。太祖一日微行。至神樂觀。有道士於燈下結網巾。問曰。此何物也。對曰。網巾。用以裹頭。則萬髮俱齊。明日。有旨召道士。命為道官。取巾十三頂頒於天下。使人無貴賤皆裹之也。至今二物永為定制。前世之所無。

  二衛

  太祖國初時。立君子、舍人二衞。君子衞居文官子弟。舍人衞居武官子弟。以宣使李謙安子中領焉。晝則侍從。夜則直宿。以為心腹。登極後。總兵官家眷俱要京中居住。謂同享富貴。二者雖若寵之。實防之也。

  國初狀元

  國家洪武元年乃戊申。以辰戌丑未論為殿試。則當在庚戌是也。故蘇州《錢氏世譜》。庚戌安大全為狀元。《姑蘇誌》又以為金璹。殊不知當時求才之急。一年二三開科也。如乙丑之榜。吾杭花倫。又有丁顯。是春秋二次矣。且或每年或間一年。亦不可知。《登科錄》以為自四年始。則為辛亥。而非子午卯酉之期。是國初不可以今日論也。洪武丁丑。福州人陳(安阝)知天文。傳臚之日。私語同輩曰。今歲狀元必不利。唱名乃(安阝)。太祖以其榜中皆南人。誅考官劉三吾等并(安阝)。後復別取。乃北人韓克忠為首。楊升庵在本朝極博者。亦以韓為辛未。與許觀一年而二狀元。且不知陳事。蓋世遠難知故耳。


每日一字一词